返回第343章 猛将兄仇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343章 猛将兄仇钺 (第1/3页)

    军情如火。杨一清、张永、常风三人只带了五十名轻骑,火速赶往陕西,调集镇军。随行的还有尤敬武、巴沙。

    一个月后,三人赶到了陕西最重要的边镇,延绥镇。

    平叛的五万陕军中,有两万八千人要从延绥镇调用。

    延绥总兵黄汝虎出营三十里,摆下仪仗迎接平叛钦差。

    杨一清见到黄汝虎,笑道:“延绥的风沙还是这么大啊!你还没战死沙场?我心甚慰。”

    显然黄汝虎是杨一清的老部下,相熟的很。

    黄汝虎笑道:“老帅,多年未见别来无恙,您老的嘴还是那么损。”

    “放心,老帅您带出来的老哥几个都还在,散落在陕西各镇而已。就等您来,‘咔’一下把平叛的义旗举起来!”

    常风心道:杨一清不愧是在陕西管了多年军事的人,一呼百应。

    杨一清收敛笑容:“好!立即进延绥镇,我要点验两万八千延绥精兵,统兵前往西北平叛!”

    黄汝虎却道:“老帅,恐怕您没有平叛的机会了!”

    此言一出,常风第一反应是黄汝虎叛变,投靠了安化王!

    想要利用安化王叛乱扳倒刘瑾,先得保全自身和杨一清、张永的安全!

    常风大喊一声:“戒备!”

    随行的五十名精骑都是常风心腹。他们纷纷举起长枪,围成一个圈护在常、杨、张三人面前。

    黄汝虎傻眼了:“啊?老帅,你们误会了!我说您没有平叛的机会,是因为安化王叛乱已被平定了啊!”

    接下来轮到常风、杨一清、张永傻眼了。

    杨一清问黄汝虎:“什么?叛乱已经平定了?谁平定的?这仗怎么打得这么快?”

    黄汝虎哭笑不得:“我也觉得这仗打得太快了。半个时辰前,固原镇总兵曹雄刚刚送来军情捷报。”

    刘瑾党羽人人畏之如虎的“靖难之役第二”,着实有点像小孩过家家。

    安化王起兵后,拥偏军两万,焚烧官府,释放牢房囚徒,用囚徒组织了一支一万人的“贼配军”。

    他手头的这点实力,跟仇钺、杨英手中的三万宁兵精锐相比,还是不够看。

    不过安化王这些年拉拢的人多了,里面总有一两个卧龙凤雏。

    谋士孙景文给安化王奉上一计。自古造反,啊呵呸,不对,自古举义总要有个过硬的理由。所谓“出师有名”。

    我们此次举义的口号应定为:今举义兵,清除君侧,诛杀刘瑾,传布边镇。

    刘瑾两个手下周东度、安惟学在宁夏欺压边军将士,搞得天怒人怨。这个举义口号简直喊到了边军将士的心坎坎上。

    周东度对边军将士横加敲诈,不交钱别管你在贺兰山立过功,还是在草原流过血。一律以瞒报军屯的名义抓起来严刑拷打。这也就罢了。

    安惟学那厮更离谱。独爱三四五六十岁的妇人。

    边军将士家中有姿色的妻子、老母甚至祖母,都被安惟学弄进钦差行辕折腾的死去活来。这简直就是禽兽不如!

    天下谁人不知,伱们两个王八蛋是刘瑾的人?

    如今安化王打出了“诛刘瑾”的大旗,边军将士怎能不群起响应?

    仇钺、杨英得知安化王叛乱的消息,带着三万精锐从贺兰山急行军往回赶。

    哪曾想,半路杀出个安化王府谋士孙景文。

    孙景文只带了一千骑兵,便敢阻拦三万精锐。他颇有孔明的口才、王朗的自信。在阵前细数刘瑾之罪,周东度、安惟学之恶。说明举义的缘由。

    孙景文还编了另一个谎。说刘瑾在京城刨了威宁伯王越的衣冠冢,砸了供奉王越的襄敏祠。

    王越是成化、弘治两朝的西北第一名将。虽已去世十二年。但他在西北的威望尚存。

    副总兵仇钺,当初只是王越手下的一个小小佥事。

    那些年轻些的宁夏士兵,都是打小在军营里听着父辈讲述威宁伯用兵如神的故事长大的。

    刘瑾刨了威宁伯的衣冠冢?这不是在打宁兵将士的脸嘛?

    于是乎,孙景文一条舌头成功劝降了三万从贺兰山赶回的宁兵精锐。这支精兵集体反水。仇钺和杨英拦都拦不住。

    杨英无奈,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