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2章 傻眼的李广(九千字章)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202章 傻眼的李广(九千字章) (第1/3页)

    李广的栽赃手段并不高明。

    但栽赃的关键不在于手段高明与否,只在于是否有效。

    别管哪朝哪代的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谋反之事。

    皇帝称孤道寡,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很难毫无保留的完全相信一个人。

    御苑的混乱,让弘治帝陷入了恐惧和疑惑。

    他仿佛体会到了未登基前,处处防着别人对他下黑手的感觉。

    弘治帝狐疑的打量着兴王。

    他的心中疑虑重重:老四会谋反嘛?他是朕最亲近的兄弟。

    不对!无情最是帝王家。跟统御九州万方的权力相比,亲情又算得了什么?

    君不闻沙丘宫变,子杀父?

    君不闻玄武门之变,弟杀兄?儿囚父?

    即便是本朝,还有叔侄反目,兄弟阋墙的惨剧。

    在冰冷的权力面前,亲情一文不值。

    成化二十二年,老四差点取代了朕。那时他还年少,不晓事,怪不得他。

    但他如今已经成年。他会不会懊恼当初没在储位之争中胜出?

    弘治帝又看向了常风:常风会做老四的帮凶嘛?

    如果在弘治八年之前,他肯定不会。他是朕身边的第一宠臣,总掌卫权。朕对他极尽恩荣。

    弘治八年之前,他绝没有参与谋反,扶立新君的动机。

    可是弘治八年之后,朕几乎将他闲置。卫权也被朕给了牟斌。

    从锦衣卫大掌柜,到锦衣卫一闲人。这样的落差,他能没怨气嘛?

    弘治帝越想越觉得,有可能真的是内外勾结,起兵谋反!

    想到此,弘治帝倒吸一口凉气。

    不多时,石文忠和张永被带到了弘治帝的面前。

    弘治帝问:“你们为何要带奋武营骑兵来御苑?”

    石文忠是个武将,说好听的叫直来直去,说不好听的叫神经大条。

    慌乱之下,他竟说:“常同知派了一名大汉将军,说御苑出现了鞑靼骑兵。鞑靼人杀了皇上您。”

    “常同知和兴王写了调兵令,命我们带奋武营来保护太子。”

    弘治帝龙颜大怒:“放屁!朕活的好好的。什么时候被鞑靼人杀了?”

    李广在一旁添油加醋:“皇上,事情已经明了!兴王、常风勾结石文义、张永谋反!私自调兵图谋不轨!”

    “他们竟然还敢诅咒皇上短寿!编造皇上驾崩的谣言!”

    “这真是耸人听闻!欺天啦!”

    李广直接抢了弘治帝的口头禅。

    常风听了石文忠所说,吓得脸都白了。他连忙跪倒申辩:“皇上,臣从未派人去找石都督。更未写过什么调兵令。”

    张永是个聪明人。

    所谓的聪明人和笨人,区别在于对于一件事的反应时间长短不同。

    同一件事,可能聪明人一瞬间就能反应过来。

    笨人则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反应过来。

    张永立马反应过来:“那个受伤的大汉将军,极有可能是被居心叵测的人指使。”

    “皇上,贱奴和石都督是被蒙骗了。救主心切,这才带兵来御苑。”

    弘治帝吩咐石文忠:“把你所说的调兵手令拿给朕看。”

    石文忠奉上了手令。

    弘治帝看后自言:“的确是四弟的随身小玺,签字也是常风的笔迹。”

    御苑不是公堂。混乱的状况下,弘治帝没有在此地断案。

    他条理清晰的下达着命令:“命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刘大夏、司礼监掌印萧敬调五城兵马司人马,护送朕回宫。”

    “命奋武营兵马立即返回驻地。”

    “命锦衣卫大汉将军放下刀枪。”

    “将兴王、常风、石文义、张永先行看管起来!”

    五城兵马司是整个京师战力最为低下的一支武装力量。

    兵马司虽带“兵马”二字,却与军队关系不大。属巡城御史督管的治安衙门。

    弘治帝不能确定是否真的发生了兵变,又有哪些京营驻军卷入了兵变。

    稳妥起见,他只能让兵马司的人马前来护送他回皇宫。

    至于老四、常风等人,别管是不是真的图谋不轨。先控制起来再说。

    不愧是明君,慌乱之下他的思路很清晰。

    兴王蒙受了不白之冤,他十分委屈:“皇兄,臣弟从未”

    弘治帝摆摆手:“先不要说了。朕不会冤枉自己的亲兄弟。御苑之事,日后朕自会查清。”

    转头弘治帝又吩咐李广:“你让下面人照顾好兴王。”

    常风已经咂摸过味儿来了。胡言乱语的大汉将军,伪造的调兵手令看来有人在故意栽赃兴王和我!

    一个时辰之后,马文升、刘大夏、萧敬率领兵马司三千兵丁,将弘治帝护送回了皇宫。

    弘治帝回宫后,下了一系列旨意。

    第一道旨意:暂时将大汉将军全部调离皇宫,返回锦衣卫。皇宫卫戍由五城兵马司、各部亲兵、应天府衙役负责。

    他不知道常风是否真的意图谋反。若常风谋反,皇宫的大汉将军全是他的旧部那就不妙了。

    第二道旨意:关闭九门,京城戒严。

    第三道旨意:严令京郊及塘沽全部驻军,不得擅离本营半步。有违令者,以谋反论处。

    第四道旨意:将兴王、常风、石文忠、张永暂押宫中软禁。

    弘治帝不敢把这四个人关到锦衣卫诏狱。诏狱亦是常风的地盘。

    第五道旨意:由李广暂代东厂督公,监管锦衣卫。钱能、牟斌、钱宁、石文义等人,暂停职权。

    暂停职权的这些人,都跟常风关系匪浅。

    弘治帝的这五道旨意,归根结底就一个目的:不管是否真的发生了“兵变”,先稳定住京城局势。

    谋反这种事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自古以来所有帝王的通例。

    常风被关进了永寿宫一间空房内。

    他焦躁的来回踱步。

    自成化二十二年秋夜的栽赃信事件开始,他办的每一件差事,经历的每一桩官场争斗、宫廷阴谋,主动权都在他自己手中。

    可这一回,他成了阶下之囚,无法自证清白。能做的只有等待!

    “清者自清”四个字,绝不适用于朝堂。

    陕西的王恕去年曾跟他通过一封信。

    信中王恕告诫了常风三句话。

    第一句话:不要低估文官的无耻。

    第二句话:不要低估百姓的愚昧。

    第三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要低估朝堂的残酷。

    栽赃他和兴王“兵变”的人,显然是有备而来。

    常风抬头凝视着头顶的房梁。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事已至此,焦躁无用。

    常风冷静下来后,开始分析这场“兵变”。

    栽赃之人,要么目标是兴王,要么目标是我。

    兴王是出了名的闲散藩王,在安陆州尽享安逸。

    他得罪别人,被人假造兵变栽赃的可能性很低。

    幕后黑手真正的目标——很可能是我常风!

    兴王在这场兵变栽赃中,只是一个工具人。只有兴王卷了进来,我常风“兵变”才有合理性。

    常风此刻最大的怀疑对象就是李广!

    且说半日之后。乾清宫。

    弘治帝的五道旨意得到了执行。京城局势已经尽在弘治帝掌控。

    他立即召集内阁三阁老、六部尚书、司礼监萧、李议事。

    弘治帝向众人说明了状况。

    众人皆吃惊不已。

    按理说,常风是李东阳、谢迁的恩人。弘治八年,若不是常风为他们洗脱冤屈,他们别说入阁了,仕途都会戛然而止。

    可如今常风背上了“勾结藩王,调兵谋反”的罪名,李、谢却不帮常风说一句话!

    这是兵变谋反啊!还牵扯到皇上的亲弟弟。我们老哥俩绝对不能卷进去。

    次辅刘健本就跟常风交往不多。亦没有替常风说话。

    大殿内的九名文官中,只有马文升一人为常风作保:“禀皇上。兴王是否图谋不轨,臣不知其中隐情,不敢妄下断言。”

    “但说常风谋反。臣一百个不信。常风对皇上、对朝廷忠心可鉴!”

    “臣愿拿全家人头为常风作保!”

    老马还是仗义的。他虽是文官身份,却是武将性子。

    弘治帝没有开口表态。

    李广阴声阴气的说:“呵,马老部堂不要随便作保。兴王与常风勾结谋反,是证据确凿的事!”

    “有调兵令和石文忠、张永的口供为证!”

    “您若保他,则全家上下的人头断然不保!”

    李广认为自己已经赢得了胜利。

    在他制造的这场混乱里,他成为了东厂的署理提督。厂卫已经归了他。

    谋反案,肯定是要由厂卫去查的。

    刑讯逼供,屈打成招,让这场“兵变”变成板上钉钉的铁案,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李广甚至做好了打算,大行株连、瓜蔓抄。在办案的过程中,扳倒自己想扳倒的所有人。

    就在此时,司礼监掌印萧敬开口了。

    萧敬是个厚道人。他道:“李公公,事情还没查,不要先入为主,给兴王和常风扣上谋反的帽子。”

    转头,萧敬又建议弘治帝:“皇上,老奴认为,应该立即彻查此事。关键是,派谁去查。”

    李广道:“涉及谋反,自然应该由厂卫去查。”

    如今李广是厂卫的东家。他说由厂卫查,等于说:让俺李广去查。

    萧敬心知肚明,若由李广牵头去查常风、兴王。则常风、兴王十死无生。

    萧敬老谋深算,他道:“常风在厂卫树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