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章 继位  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继位 (第2/3页)

他七尺多高的身子,一身的横肉不说,脸上露出来的地方几乎全是伤疤,连眼睛也瞎了一只,也不知道挡一下,整副面容都可怖极了。

    长相还是次要的,他手里拿着一全是刺头的狼牙棒,好似一个山贼土匪一般……如果说虞允文请来的大师们都是些人畜无害的样子,这位一看便是那种把坏人写到了脸上的人,而且,他的身后,还有几十个模样与他差不多的人……

    这种人,不被拦下,倒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连那城门的守卫也有些给吓住了:

    “你……你不像好人!就是不许你入城!”

    “这是什么道理!”

    那人闻言更加的气愤,他这些伤不全都是拜金人所赐,现在好了,却成为了宋人不让他入城的理由。

    虽然知道这些都是反贼,但他还是恼怒得很:

    “模样都是爹娘给的,洒家又有什么办法?!”

    “我进城中有急事,若是耽搁了,算在谁的头上?”

    那守卫手里有刀有枪,底气还是有的,硬着头皮道:

    “就是不许!过了今日,什么时候都行!”

    “你是在为难我等!”

    那人往身后一退,把狼牙棒给横在了身前,这守卫连带着周围的几个,也是一起把刀给拔了出来。

    眼见就要一触即发,却见那人身后站出来了一个妇人……虞允文忽然激动了起来。

    李易安!

    “这些都是我家的护卫,民妇一介女流,来临安多有不便……现今世道又乱,这也是无奈之举。”

    “还望诸位军哥儿行个方便,就放我们进去吧。”

    她虽然老了,但毕竟气质还在那里,说话态度又好,那守卫顿了顿,将火气压下去了些,接过了她递来的户贴,只是扫了一眼,便比不远处的虞允文更加激动起来。

    “原来是易安居士,倒是小人眼拙了……这都快过年了,您还来临安作甚。”

    要不说有名气就是好呢,这李清照好歹也是现在大宋的第一文人,名望极高不说,追捧者也是众多。

    她出现在这里,这守卫哪有不买账的道理,只是求着她给自己留下了幅墨宝,便再也没拦着她们这群人。

    看着她们只耽搁了一会儿,也是顺利的入了城,虞允文心里头大喜至极……这什么谋反,简直是与儿戏一般!

    之前他还有些担心,但现在来说,他已经全然不紧张了,只有等待着立功……或者说是即将报答皇帝知遇之恩的激动。

    虞知府本来还想着上去与李易安打个招呼,但忽然跑出了一队人马,一面敲着锣,一面大声喊道:

    “速去东华门,速去东华门!”

    他心里头才刚刚松懈下来,随着这锣声的响起,便知道是皇宫那边开始了。

    又看着许多人都朝着皇城那边去赶,虞允文朝着和尚们吩咐了两句,自己也跟着众人一起跑了起来。

    今年早些时候,便是有许多太学生因为吴表臣的死,而来这里闹过了一次,只是那时候他没参加,隔得远远的看到了许多同窗们的窘相。

    这时候再来,这里却依然是热闹,不过站在这里的人变成了百姓,还有不少人正在源源不断地,从临安的各个角落里赶来。

    前面的,是一众带甲军士,他们后面是一群穿着公服的人,再后面,则是由十几张桌子摆好的神龛,总共三层,从上到下放了不少的灵位……隔得远了些,虞允文也看不清楚那灵位上写的是什么。

    又等了好一会儿,等这里全都是人了,那里面才走出来了一个穿着绯色袍子的官员,虞允文瞧仔细了,这不是那王次翁,又是何人。

    昔日的秦桧一党,明明是已经被削去了官身,在太学里面做的苦力活……说起来,这位确实也是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看样子的确是没少吃苦。

    他站在前头,清了清嗓子,随后便开口道: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少昊专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这人不说废话,竟然直接唱起了传授歌儿来。

    他唱一句,便有旁边的军士跟着传一句,一句接着一句的,一直顺着这东华门,传到了临安城的尾巴上。

    叫每个人都听了个清楚。

    “末后难制藩镇强,宦官奉立皆私议。唐后迭兴有五代,梁唐晋汉周相继……”

    要说临安毕竟是大宋之都,读书识字的人比别的地方不知道多了多少,现在的这个关头,朝廷里面又这么兴师动众的把大伙儿给聚在了一起,一开始,就唱起了这般歌谣……

    不管王次翁的声音多么难听,也不管他唱出来的调子多么的古怪,但是稍微有些见识的,确实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赵官家不是在颍州抗金?

    难道真出了什么大事儿?

    二十年间三易皇帝,连着当今的这位陛下,也是在苗刘兵变之时退位过的……说实在的,百姓们对于皇帝的更替,其实大抵没有那么的……

    不可接受。

    但这得加个前提,得是在今年之前,或者更准确的来说,是在皇帝北伐之前。

    现在大家就算是再不理解,也知道当今的这位陛下是个有骨气的人,是说出了‘谁拦着北伐便是拦着他报仇的人’,也是身先士卒,亲率大军北上、是天下臣民想要复国的唯一希望。

    如果他出了什么闪失的话……

    还打吗?

    大家就像是被人勾起了欲火的寂寞寡妇,而始作俑者便是当今的皇帝陛下。

    现在眼见裤子都脱了,就要忙活正事儿了,皇帝却忽然举不起来。

    这种滋味,不是在拿人消遣,又是什么?

    百姓们越听越沉默,就算是有不懂的,在旁人的解释下,也算是理解了这背后的意思。

    赵家,好像是要变天了……或者说,大宋,好像是又要变天了。

    “宋受周禅握乾符,扫除僭伪皆风靡。太祖姓赵都汴京,雪夜常幸赵普第。太宗真仁英神哲,历代承平善继嗣。至于徽宗金虏来,误国奸臣京与桧……”

    终于被他唱到了这个时候,只见王次翁到了这里,便停了下来。

    他看着面前的诸人……就昨天之前,自己以堂堂副相之尊,在太学搬着木头。

    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也是他们这群人唯一的机会了,他哪里还有选择。

    之前以为做完太学的工,自己受的磨难也就到了头,可当他去吏部一问……又说是做完了太学,还得去帮忙修太庙,修完了太庙,还得帮忙修皇宫。

    等皇宫修好了,钱塘江上的堤坝,也终是要有人来修整的。

    皇帝压根就没有打算放过他们,赵构压根就没有打算要放过他们。

    与其是这样,赵士程的出现,便是天意。

    “吾皇受天之德,于建炎元年五月初一在应天府继承大统……值社稷危亡之时,力扶大厦之将倾……俄驱南牧之马,旋兴北伐之师……誓心天地,当令稽顙!”

    已经开始论起皇帝的生平和功绩来了……王次翁越说越高兴,大家却是越听越心惊。

    怕是真的出事了。

    “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是以吾皇之德行,特此庙为高宗,谥为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靖恭尔位,正直是与,钦哉!”

    得了,连庙号和谥号都出来了,皇帝大约确实是已经死了……驾崩了。

    只是众人仍是疑惑,这么大的事儿,怎的连个消息也没听到?

    前些日子还在庆祝连战连胜,颍州大捷的喜讯传来似乎就在昨天,怎的今日……

    王次翁带了个头,哼哼唔唔地摸起了眼泪来……要说百姓们的眼泪也最是好骗,不知道是因为皇帝没了,还是北上的希望没了,大伙儿跟着一起也哭了起来。

    不时间,整座城里好似陷入了莫大的悲痛之中。

    等又过了好一会儿,王次翁才开口道:

    “是以国不可一日无君,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而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武当军承宣使,永嘉郡王赵氏士程,承皇天之眷命,入奉宗祧;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

    从一开始,这便是一份告知书一般的东西,赵士程根本就没有打算与人商量,或者说,他已经与值得商量的人商量好了。

    把百姓们找来这里,只是为了告知他们、通知他们、说给他们听而已。

    你们的皇帝换人了。

    从现在起,我才是你们的皇帝。

    王次翁的话音刚落,永嘉郡王便迫不及待的站身了出来,也许是担心挡着了这位的表演,隔在人群中的兵士,也向两旁散了些。

    他穿着早就准备好的裘服,整个人都处在了亢奋的时候,慢慢地,朝着旁边的供桌走了过去。

    只要祭过了天地,祭过了三皇五帝列祖列宗,他就是真正的皇帝了。

    虞允文终于瞧见了正主,也确定了刘子羽所说的无误,便挤开了人群,朝着自己大师们的所在的方向走去。

    不过总有人比他的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