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六章 招贤令!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招贤令! (第2/3页)

哭闹,也就是饿了尿了拉了才会哼哼两下。

    赵泗作为新手奶爸属实是没有任何经验,好在在这个封建社会,有足够多的下人使唤,换尿布什么的事情不必赵泗操心,因此倒也不觉得劳心伤神。

    翌日,朝会召开……

    始皇帝以朕得重孙,太孙得子的名义,再次大赦天下!

    同时,赵泗借大赦天下的政令,颁布招贤令,晓谕天下!

    秋高气爽之际,正是丰收时节,猪羊肥美,粮穗饱满……

    庶人们辛苦一年终于迎来了收获。

    因为迁王陵令的原因,地方上把控土地的豪族遭受了强有力的打击,庶人得以获得更多可以耕耘的田地,眼下整个大秦总体上呈现出来的状况是地多人少,再加上赋税只有十一,又有高产粮种,哪怕操持的不那么精细,一家上上上下下也还有很多结余。

    更不必说,就算偶有赤贫者,尚且有红薯这种高产作物保底。

    粮食生产足够的情况下,自然没人拿红薯当主食。

    但是庶人穷苦惯了,自有省钱的法子。

    田埂地头,较为贫瘠的土地上种上一些红薯。

    待收成以后窖藏起来,和主食搭配食用。

    不便保存,那就弄成红薯干。

    煮饭吃的时候来点红薯干搭配起来,嘎嘎填肚子,又不至于红薯吃多了胀气。

    作为最接地气的食物,红薯虽然取代不了主粮的地位,但是也迅速的飞进了千家万户,上不了大户人家的餐桌,但是显而易见的却已经融入到了天下黎庶的生活当中。

    譬如……昔日的秦吏,喜的家中。

    如今是四十二年,作为曾经大秦的书吏,年过五十岁的喜已经不再年轻。

    烛火之下,喜取来了远方送来的书信。

    因为纸张产量不够的原因,目前尚且只在官府之内流通,毕竟除了日常使用以外,还有历年公文需要用纸张重新记录备份。

    而喜自从因为遭受政治打击而被迫隐退以后,一直都待在家里闭门作书,和外界接触不多,消息不算活络,因此居然还是在昔日的老上司寄信而来才知道居然已经有了纸张这种更为便捷的书写载具。

    他的老上司,曰腾。

    是吏,也是名将……

    只不过腾并非秦吏出身,算是军事起家。

    后来腾谪守南阳之时,新晋的秦吏喜和腾产生了交集。

    主要是因为喜所作书《为吏之道》。

    喜是正经的秦吏出身,他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也都是吏治之道。

    或许是因为性格,亦或者因为时代的变革,亦或者因为天分。

    喜不喜欢旧有的吏治思想。

    上苛于下,下苛于民。

    但他也确实喜欢秦吏制度下的严谨,这种严谨在他眼中确实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在思想的冲突之下,喜并没有背叛法家,而是下意识的去找寻一条新的出路。

    后来经过广泛的交流喜意识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原来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大有人在。

    喜欢法治的严谨,但是却厌恶法治之下上下相苛,而黔首无安宁。

    旧法的严谨是流于表面的,黔首的内心在面对如此残酷的对待内心永远是涌动着火焰的。

    时代的变革让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其中的种种问题。

    而作为首当其冲者,法家,秦吏,这个群体是最先诞生新思想的。

    毕竟他们是执行者,自然也是最先窥视到问题所在之人。

    于是在经过交流和沉淀,喜初步写下了《为吏之道》。

    因此也得到了彼时驻守南阳内史腾的赏识。

    后来腾也自然而然的吸收了新吏思想。

    因为并非正路出身,腾反而更愿意接纳他们,在一众有志之士的帮助之下,腾因此而屡屡得到始皇帝的赏识,最高光的时候,被始皇帝封为内史,掌管京师咸阳及京畿四十余县,辖地约为今关中平原和商洛地区。

    腾算是新吏思想的表率……而腾所要面对的是以李斯为首的旧吏群体。

    在儒法之争之前,法家内部就已经产生了分歧。

    是继续效仿商鞅,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