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六章 始皇帝的悠闲生活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始皇帝的悠闲生活 (第3/3页)

着归家呢,倘若告诉他们不准归家,或许会闹起来……不止岭南,陇西也有许多实际上是发徭役迁过去的。”李斯摊了摊手。

    “这会出乱子的,各地官员都不会同意,包括赵佗。”

    赵泗闻声坐下看向李斯:“不同意也要做……纸包不住火,现在都多少年了?就算不说,庶人难道意识不到?就拿岭南来说,无非是用弹压的法子罢了,岭南诸部要防,庶人也要防,两面都得防备,这难道就是好事?

    新黔首不需服役,不需纳赋税,甚至咸阳还多有贴补,把这些东西给自己人不好?”赵泗开口问道。

    所谓新黔首,指的范围比较多。

    有时候指新被征服的六国之人。

    有时候指臣服于大秦的六国贵族。

    有的指的是和中原文化习俗不同的蛮夷戎狄。

    这就要从一个政令说起来了。

    在秦开百越征匈奴平巴中以后就有相关政令。

    即新纳之地,蛮夷之人,爵昔比不更,同时还不用纳税。

    专指除中原七国之外被征服的的蛮夷戎狄。

    有点类似于少数民族特殊政策。

    就是这群人只要接受大秦的统治,就可以像不更的爵位一样不用服役,同时还不需要纳税,另外还可以保留基层的特殊民族单位,譬如什么部落制啊什么的……

    没办法,蛮夷不像中原七国。

    实际上从很早以前中原七国因为征伐都已经陆续改革为郡县制,所以始皇帝移风易俗进行的没那么艰难,更准确来说,中原七国,不论哪一国庶人,其实都已经习惯性的接受头顶上有一个君王了,更何况,中原地区风俗差别虽然各有迥异,但没那么大。

    而蛮夷……

    风俗差别太大,语言文字不通,以血亲为部落和联系,又穷又横,钱少事多还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杀又杀不过来,还杀不怕……

    历朝历代这都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从秦朝到明清时期,针对这种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都不少见,他们大多数通常都不用纳税,因为产出太少,甚至于中央财政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贴补……

    说白了,因为高度的认同感和迥异于中原的习性……

    人家有统战价值……

    而赵泗的意思是,把这些特殊待遇兑现给移民过去的秦人身上。

    “那蛮夷怎么办?”李斯开口问道。

    “服王令者一视同仁,不服王命者就犁庭扫穴亡族灭种。”赵泗开口说道。

    “之前大秦再岭南可吃过亏,哪有那么容易犁庭扫穴?”李斯皱了皱眉头。

    “那是因为本地没有自己人。”赵泗反对李斯的决策。

    “尽管本质上士卒是移民迁居,但是心里始终认为自己是服役,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的家在中原,现在不一样,现在是告诉他们他们的家就在这里,家人就在这里,未来也在这里,子子孙孙都在这里,岭南诸部有六十万蛮夷么?我们有六十万本地的自己人!

    李相您听说过村民为了争水而械斗么?

    让他们从为了大秦作战变成为了自己作战!”赵泗认真的开口说道。

    虽然赵泗的策略有些令人不耻,利用了人性。

    但老实说没什么不好。

    最起码新黔首的福利待遇落在了自己人身上不是?

    总比以前被欺骗被拖延,最后还要接受长居此地的现实要好的多。

    至于放他们回去是不可能了……世界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让他们变成本地人,才能发挥出来他们巨大的力量。

    屠唯伐岭南为什么吃亏?一方面是因为异地作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士卒是为秦而战,而非为几而战。

    而做到这些的前提就是让他们接受现实……

    接受他们回不到中原的现实。

    “殿下可真是给我出了一道难题……”李斯叹了一口气。

    “没办法……总不能一直如此,指望流放得等多久?指望欺骗又能瞒得住多久?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移民,不如让他们家人团聚,按照家里的田地以五倍的额度去补偿……劳役,兵役,迁居移民,必须得分清楚,时代变了,总不能还用以前的驭民之术。”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