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五章 戚继光胆小如鼠,李如松贪生怕死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五章 戚继光胆小如鼠,李如松贪生怕死 (第2/3页)

全面的总结,草原上的三大依仗,第一,草原人因为生存,都是天生的骑士,这是中原所无法比拟的;第二,则是北虏仰仗兵疾马快,来去如风,打了就走,甚至南下没有明确目标,防不胜防;第三,则是游牧居无定所,逐水而栖,大军难以进剿。

    当时马芳就提议了一个对北虏的主张,以骑制骑,以快制快。

    唯有骑兵以机动力应对机动力,以快速作战应对快速作战,墩台远侯搜集到情报,等到大明步营抵达的时候,北虏的部落早就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去,唯有骑兵,才能发挥这些情报带来的价值。

    嘉靖皇帝觉得这个小小千总的马芳,说的很有道理!

    但还是那句话,没钱。

    道爷他有钱焚修,没钱组建骑兵?是的,道爷二十多年焚修,算上修永寿宫都没花到两百万银,朱翊钧组建骑营,还是有蒙兀儿国连卖带送提供战马的情况下,两年就烧掉了两百万银。

    大明的骑兵和草原的骑兵,单价是完全不同的,大明获得战马、骑士的价格过于昂贵,而训练成本也极为高昂。

    现在,大明终于有了骑兵。

    李如松并没有披甲,甲胄在另外一匹马上挂着,他背着一个大黄弓,带着十个人,二十骑,在草原上飞快的奔驰着,而后勒马,翻身下马,蹲在地上,从怀中摸出了堪舆图。

    “我们在大青山,山势由北向南,南边逐渐平缓,三里为东阳河,上游是兴和旧所,复行二十七里,是集宁海子,察罕脑驻防。”李如松一边看堪舆图,一边用千里镜,看着山势水文走向,确定着哨所、营地、角门的位置。

    哨所一共七处,都在高处,扎营是六十步外共计三层的陷马坑,每层二十步,每层之间摆放一层拒马,而在最后一层的拒马上,挂着虎蹲炮,虎蹲炮长不过两尺,一共七层的铁箍,炮身有两个虎爪架起,炮重三十六斤,这两个虎爪、七层铁箍、用于筑药的木马,都是戚继光的‘加以新法’。

    虎蹲炮用火药七两,每次发射五钱重的铅子或石子,共计一百枚,铅子过多、火药数量太少,导致铅子出膛后,散出无力,作为大明后勤总师朱翊钧曾经对这玩意儿不是很喜欢,这东西没钱的时候,甚至用石子当炮弹,有效杀伤距离太近,不到三十步的样子。

    可是军兵们对这玩意儿非常非常的喜欢,虎蹲炮装在最后一层拒马上,就是在敌人靠近的时候击发,效果极佳,一排的虎蹲炮同时激发,那就是血肉横飞的场面。

    李如松作为副总兵本不用亲自来探勘营地,可是他多少有点不放心,主要是大明的水文探查是在去年秋天,尤其是水源的消息,还是实地探查才能安心,土木堡之战可是大明国殇。

    他来了,还真的发现了一些变化。

    本来大青山有一片密林,适合隐藏,当大明骑营左右司工兵局工兵扎营的时候,敌人可以从密林里出来偷袭,可一场山火,把山脚下的密林烧光了,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李如松带着一千五百人,散在周围探查,而另外一千五百人在大青山下,东阳河边开始扎营。

    一个骑营共有2700名战斗人员,300名杂流,共计三千人,一个骑营有一名营将,四名千总,分别为左右两部千总、中部千总、和火器千总,火器千总不领兵专管火器,剩下两名千总之下,各有两名把总,工兵局把总一人,专事工事。

    每个把总管两个百总,共计二十四个百总,每个百总管三个旗,每旗总管三个队,每个队总管十一名军士。

    2376名军兵,216名队总,72个旗总,24个局总,6个把总,4名千总,1名营将,这构成了战斗部。

    书记、家丁、伴当、军牢、厨役、工兵等等,一个骑营有三百余人。

    大明骑营精锐就精锐在这里,这三百隶属于工兵局的杂流,其实也是军兵,上得了马、轮的动锤,只是分工不同,被分为到了杂流,杂流是干的事儿杂,不是他们弱被打为了杂流,相反,能进杂流都是悍勇全能之人,是锐卒中的锐卒。

    日暮西斜的时候,作为先锋的李如松指挥各个千总,完成了扎营的布置,李如松早已经褪去了自己过去的傲慢,每事都会和营将、千总一起商量行事,而不是独断专行,除非是紧急军情。

    这是李如松从戚继光身上学来的指挥艺术,一人智短,三人智长,总归李如松想不到的地方,会有千总补充。

    “北虏必然会趁我方立足青山未稳时偷袭我军,尤其我们所在的前哨,下令下去,今夜不卸甲、枕戈待旦,防备敌人夜袭。”李如松汇集了各方意见,最终下达了今夜的命令:“巡夜号令为:不吃饺子。”

    巡夜号令,就是巡夜军兵之间遇到会对的暗号,能快速说出不吃饺子,就是最快反应对方身份的办法。

    除了巡夜军兵外,夜里军兵是不能出营帐的,军队是人类最精密的杀人机器,这里军令如山,尤其是战争期间,所以不怕误伤,不遵军令,死了也是白死,闹到陛下面前,也是占理的那一方。

    四名千总都很佩服李如松,已经是副总兵的他,其实没必要亲自到前哨来,坐镇中军骑营便是,可李如松做先锋总是如此,亲履兵锋,在冲突的第一线,而且还喜欢披坚执锐,冲锋在前。

    “都督先歇息吧,我等巡夜。”一名千总开口说道。

    李如松却摇头说道:“尔等休息,我来巡夜就是。”

    戚继光把李如松视为弟子倾囊相授,李如松和皇帝是同门师兄弟关系,只不过学的不一样,李如松学的是战阵,而朱翊钧学的是个人武力。

    戚继光告诉李如松,这打仗,进攻之时,先锋打得好,这仗就赢了七成,先锋打得不好,这仗就必输无疑。

    先锋打好了七成胜算,先锋打得不好,就是满盘皆输,这个道理李如松深以为然,这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兵法有云,兵败如山倒,一旦先锋打输了,就是连徐达这种不世出的悍将,也会折戟沉沙。

    洪武五年,岭北之战,大明三路北伐,二月二十九日,徐达中路军先锋都督佥事蓝玉,在野马川大胜王保保,三月二十日,先锋蓝玉在土剌河摁着王保保又是一顿胖揍,两次大胜之后,中路军孤军深入。

    两次大败的王保保狼狈的回到了和林,元昭宗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又给了王保保数万兵马,王保保和部将贺宗哲会合,击败了蓝玉,击败了中路军的徐达,而后王保保、贺宗哲又在在拉鲁浑河,包围了李文忠所部,李文忠稳扎稳打,倒是打了个旗鼓相当,可朱元璋灭元的大战略破灭。

    蓝玉中了敌人的诱敌深入,也没想到王保保两场大败,还能被元昭宗器重,先锋没打好,孤军深入的后果,大明只能生生的咽了下去。

    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在捕鱼儿海,彻底消灭了北元朝廷。

    李如松在京营九年,仍然悍勇,常常冲锋在前,但这悍勇之中,多了许多的小心谨慎。

    月朗星稀,月光洒在了草原之上,夜晚的草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