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明律,不保护泰西番夷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明律,不保护泰西番夷 (第2/3页)

不愧是天才。

    “陛下,这次户部审计,加入了南洋诸多种植园的收益审计,眼下大明在南洋,有种植园一百二十七处,除官园六十三处外,民园已经高达六十四处,是第一次民间种植园数量超过朝廷,其中元绪群岛最多,官民共垦荒三十六万顷。”张居正和朱翊钧聊起了国事,熊廷弼站在另外一边,不再说话。

    朱翊钧面色凝重的看着手中的奏疏说道:“这是好事,大明在南洋的官园规模是远超民园的,三十六万顷田,超过了二十五万顷是属于官园的,大明官田仍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开拓性和灵活性上,官园又不如民园,元绪群岛虽然都是一片很小的地,但很快速度就会超过大明官园了,不需要五年时间。”

    “就捕奴一事,官军就比不上这帮商贾。”

    捕奴,是大明商贾学泰西的手段,将男人抓来阉割,投入种植园内,将女子变成一种商品,大明出海的遮奢户干这种事,一点道德压力都没有,大明商贾带着亡命之徒在海上肆无忌惮。

    孙克弘在大明乖的像个鹌鹑,但一到海上,就彻底放飞了自我,几十条三桅船抵达元绪群岛后,四散而出。

    一艘三桅船,三四百人,虽然没有火炮,但是这刀枪剑戟弓弩可不少,航行中遇到一个岛屿,就绕着岛转一圈,找到适合的地方就趁着夜色上岸,对岛上的土著举起屠刀,烧杀抢掠,可谓是无恶不作,占据岛上的一切为自己所有。

    说是种植园,其实就是海盗窝,但因为大明水师强横,他们也不敢抢大明,只好弄点甩着皮鞭的家仆,指挥着当地的奴隶,种点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维持种植园的样子。

    大明在元绪群岛的开拓,已经初步形成了稳定的阶级,高高在上的望族,亡命之徒受望族雇佣成为家丁和打手,四处劫掠的同时,甩着皮鞭,驱使奴隶,享受当地还没来得及卖出去的女子。

    而种植园所产的所有货物,香料、甘蔗、方糖、橡胶、棕榈油、红木、染料、金银铜、大米等等,松江远洋商行完全吃下,运送到大明换取更多的船只、笔墨纸砚、瓷器、丝绸、棉布、药品等等。

    大明商贾能做,朝廷不能做,朝廷是礼仪的风向标,一旦朝廷公然如此,那必然导致大明本就脆弱的礼乐,彻底礼崩乐坏,而且还涉及到了暴力失控,即军队完全丧失纪律进而失控的可怕后果。

    所以在海外,大明能做的也只是依靠武力,维持基本秩序,至于苦难,大家也只能选择视而不见。

    “太远了,朕的圣旨,也随着距离的增加,变得可有可无了。”朱翊钧对这个现象,也没什么好办法,他还要放出更多吃人的望族们,继续去海外吃人,来满足望族们吃人的胃口。

    朱翊钧只是大明的皇帝,约束不到出海的商贾,这些遮奢户在大明都敢跟皇帝斗法,出了海,皇帝的政令还剩下几分约束力?不是吕宋总督的水师在侧,这帮家伙指不定闹出更大的乱子来。

    “泰西用的办法,是用宗教,但实际效果而言,是没有效果。”张居正当然思考过佛家、道家出海之事,为了对抗教区,张居正则是请命允许了佛道出海。

    大明有个世袭天师张国祥,把道家出海去,效果可能不大。

    中国自颛顼绝地天通后,人间事归人间管,借助于鬼神之力,终究不是长久之道,绝地天通,就是颛顼命重黎,断绝了天神降落人间,自此之后,天地各得其所,人于人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

    在张居正眼里,佛道回回景教等教派,都是异端,看不上归看不上,但张居正还是让佛道两家出海了,至于能不能混出样子来,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张国祥的正妻是驸马都尉谢诏的女儿,也就是永淳公主的女儿,也算是皇亲国戚了,谢诏为张国祥的真人封号奔波请命,皇帝没准,张国祥也就这么认了。

    龙虎山天师在这件事上,多少有点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虽然老子曾经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但张国祥这连封号都不肯争取,的确有点过于无欲无求了,道门可能不适合海外开拓这种事,海外现在是掠夺,是争抢。

    大明清丈里,诡寄佛门的田亩数,远大于诡寄道门的田亩。

    就龙虎山上清观,拢共诡寄了两千顷田,还不如福建、广东普通的寺庙多。

    “先生,这道门正宗可能的确不争不抢安心修道,可是假托道门的旁门左道,可不是这样,他们可是争抢的厉害,放他们出去,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朱翊钧在这件事上,和张居正的想法并不完全一致,道门正宗的确是无为而治,不争,但旁门左道可不管那么多。

    “陛下说的是。”张居正思索了一番,也是这个道理,这些旁门左道对道法理解不深,但对怎么谋财害命,那是十分精通的。

    朱翊钧和张居正聊了许久,是想到什么就聊什么,也没什么主题,就像是村头老槐树下的大爷一样,谈到什么算什么,主要是一些国事上的一些疑惑。

    在朱翊钧和张居正谈天说地,日渐西斜的时候,大明的探索船队,正在迎接朝阳。

    从松江府出海时,五艘五桅过洋船,一艘观星舰,二十七艘马船,抵达纳塔尔,纳塔尔是葡语,意思是圣诞之城,这里也是巴西总督府第二大港口,第一大港口是天主之城的里约热内卢。

    圣诞之城纳塔尔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里是泰西船只来到新世界的第一站。

    从这里出发,只需要四十二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泰西的自由之城。

    从松江府出发,至琉球那霸港后,大船开始按着已经收录的航线,开始了大明的探索之旅,太平洋暖流的航线早已确定,大明船只第一次靠岸抵达了新总督区,墨西哥总督区。

    而在这段横跨太平洋的探索之旅之中,大明一共有十三条船迷失在了大洋之间,随行的五十条马船,只有二十七条选择了继续冒险,剩下的船只在墨西哥城进行了贸易之后,选择了随着西班牙大帆船返航吕宋。

    从墨西哥总督区抵达秘鲁总督区,再抵达巴西总督区,一共经过了四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非常的缓慢,因为一路上,逢港必停,要进行观星,要记录星图,也要补全针图,这是航线开辟必然要做的事儿。

    徐九皋,浙江余姚人,就读维扬书院,嘉靖四十一年进士,而后历长山知县、南靖知县,巡盐御史、松江镇水师参赞军务,造船厂代办,开海后就读松江海事学堂,历三年成为舟师,万历六年起,带领水师出海,万历七年,徐九皋作为大明特使,跟随蒙兀儿王国特使沙阿买买提,过马六甲海峡,抵达科伦坡,至蒙兀儿国的苏拉特。

    这次开海的开拓,徐九皋主动请缨,担任了船长,他知道这次如果能够成功回航,就是为大明立下了巨大的功勋,飞黄腾达在此一搏。

    “这大西洋果然是狂暴,还没有出海,就已经看到了它的暴虐。”徐九皋看着大西洋,面色凝重,大西洋和太平洋完全迥异,相比较大西洋的狂暴,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