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一章 海外开拓的规矩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四百零一章 海外开拓的规矩 (第1/3页)

    现在的孙克弘在南衙无人敢惹,遮奢户们都是敢怒不敢敢言,一方面是孙克弘和衙门的关系极好,第二方面孙克弘的手段委实狠毒。

    当年徐阶得势的时候,孙家倒了大霉,南衙不少遮奢户跟着一起落井下石,后来徐阶倒霉,孙家又扶摇直上,孙克毅做事还算收敛,并没有大肆报复,毕竟要顾忌在朝廷那边的影响,可孙克弘一个瘸腿书生,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比如那个当年跟着徐阶一起吃了他们孙家布庄的松江卫氏,就被孙克弘收拾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卫氏历经唐宋元明四代,松江府有科举之后第一个状元就出在卫氏,但就是这样一个望族,被孙克弘折腾的断了气数,五房所有家产、工坊、田亩、家宅、书院、家馆,在短短七年内,被孙克弘完全兼并。

    孙克弘不杀人,却把卫氏三人的腿打断了,让三人坐上了转椅,而后把卫氏五房一百二十七人,关在了三个大院子里,也不杀人,只是关着,每天只送过去一顿饭,即是精神上的折磨,也是身体上的折磨。

    如此狠厉的手段,自然让南衙望族对孙克弘恨得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背靠衙门、投献的孙氏,想要动,实在是难如登天,而且孙克弘掌控了松江远洋商行,得罪孙克弘等于跟银子过不去。

    孙克弘从来没想过徐阶会死,但徐阶真的死了,而且是瘐死天牢之中,孙克弘收到孙克毅的书信,才知道,种种迹象表明,徐阶被皇帝所手刃。

    徐阶死后,孙克弘放过了卫氏,是真的放过,所有家产,原封不动的归还了卫氏,卫氏还以为会被关在小院子里永世不得翻身,因为孙克弘的那两条腿,就是卫氏打断的。

    冤有头、债有主,孙克弘其实拿徐阶一点办法都没有,徐阶是做过元辅的人,而且是松江半府之家,当年杨廷和父子,跟嘉靖皇帝斗到那种地步,杨廷和的儿子,甚至喊出了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带着二百二十九人,过金水桥入午门,在左顺门伏阙。

    那是伏阙请愿?根本就是造反。

    杨廷和最终还是善终了,甚至朝廷还追赠了太保,谥号文忠。

    新都杨氏,仍然是钟鸣鼎食之家。

    孙克弘从来没有想过徐阶会不得善终,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孙克弘都把怨气发泄到了卫氏的身上。

    孙克弘放过了卫氏,何尝不是放过了自己?滔天的怨气,终究是随着徐阶的死,告一段落。

    但卫氏还是怕,为了躲避孙克弘,卫氏去年冬天,举家搬迁到了京师去。

    孙克弘这几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松江远洋商行之中。

    在万历七年这一整年,松江府商行一共派出了二十五支船队,共计一百二十五艘五桅、三桅船只,这二十五支船队,分别前往了长崎、琉球那霸港、吕宋马尼拉、婆罗洲文莱、安南岘港、暹罗素可泰、爪哇泗水港、锡兰科伦坡和蒙兀儿苏拉特等地。

    郑和下西洋的旧案文牍中的出使水图,在万历二年开始更新牵星过洋图和罗盘针图之后,松江府远洋商行,完成部分超过了七成。

    在耀武扬威的同时,孙克弘也是如履薄冰,松江巡抚汪道昆巡视松江已经第八个年头了,明年,汪道昆就要转任,大明的久任之法,最长为九年,换一个新的巡抚,到那个时候,就不是现在这个局面了。

    新的巡抚一定会培养自己的班底,孙氏必然会被放弃,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像高拱在隆庆年间当了那么多年的首辅,到了新皇帝登基,立刻就被更换,在民间也是如此,新任巡抚只会对庞然大物的孙家极为忌惮。

    到那时,恐怕就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千岛之国——元绪群岛,数千座岛屿之上,是南洋少数适合耕种的岛屿,岛上超过一成半的面积适合耕种,就目前探明适合种植的土地就超过了80万顷,而且很有趣的是,这里并没有参天大树,十分有利于开垦,因为是海岛,海鸟的栖息地,岛上并不缺少肥料。

    看起来有些奇怪,千岛之国,数以千计的群岛适合耕种,但事实的确如此,再加上那个形如乌龟的大岛屿,完全足够他们孙家生根发芽了。

    种植园需要适宜的土地和丰富的奴隶,而这些,千岛之国,都不缺乏。

    孙克弘判断,他们孙氏唯一的生机,在于两个字,圣眷,如果能够将这片地域经营好,稻谷、棕榈、甘蔗、方糖、橡胶等等产物,也是大明急需之物,陛下对粮食的渴望,已经在之前开海的多道圣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市舶司的考成中第一项就是舶来粮。

    经营千岛之国、紧紧跟随陛下的步伐、奉诏开拓,博取世袭罔替的开拓爵赏,必然会获得圣眷,即便是不再被新的巡抚作为腹心,这些圣眷无法庇佑孙氏,孙氏不得不出海避难,也有落脚之处。

    “大食人买卖奴仆倒是一把好手,质量上乘,而且买卖的奴仆都敲掉了铃铛,这法子,在日后开拓的时候,也可以学一学。”孙克弘合上了笔记,他在厚重的备忘录上,记录了今年的目标,年底之间,至少要开拓十到二十个种植园。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孙克弘才思敏捷,仍然喜欢把事情记在备忘录上,他手里是大明皇帝赐给他的钢笔,墨是油墨,而不是烟墨。

    无风三尺浪的海上,硬笔比软笔更加方便一些。

    “商总,几个东家等了很久了。”司务低声禀报着,风向在变,港口变得繁忙了起来,堆积了一个冬天的货物,几乎淤塞,需要一个泄洪口泄洪,而这个泄洪口就是松江府新港。

    松江远洋商行,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亭台、楼阁、灰雕交相辉映,孙克弘的转椅被推到了无怠堂,无怠堂,挂三副匾额,酬酢退让,日用节俭和操持含忍,这三副匾额都是皇帝亲提御赐的金字招牌。

    “见过孙商总。”十几个身着绫罗绸缎之人,起身见礼。

    孙克弘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精纺毛呢长衫,再看看这帮人的罗衫,挥了挥手说道:“客气,坐下说话。”

    南衙是大明最大的生丝产地,苏松地区则是最大的丝绸产地,所以,连朝廷都急缺的丝绸,豪商家里也有,这是不恭顺,金钱的确是个魔鬼,让人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势产生一种错觉,一种只要有钱,就无所不能的错觉。

    “诸位的来意,我已经非常清楚了,我也不说那么多废话,去年十一月,我们确定了十五支船队,当时只是交了个订金,若是要退,现在还来得及。”孙克弘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看着众人开口说道。

    松江远洋商行的经营模式,是临时一次性的认筹,每一支船队,由发起人投入一部分的资金和货物,再从其他人的手里募集一部分的资金和货物,而后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将货物运送到船上,当船舶回航,清空货物,扣除了船资后,开始分配利润。

    这样的模式,自松江远洋商行建立以来,已经执行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