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0章 钟国英国卫国楚国篇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0章 钟国英国卫国楚国篇 (第2/3页)

理之后,人口暴跌到了700万,有大批俘虏被卖去了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充作奴隶。

    紧接着欧洲瘟疫传来,大明对药物进行严格管控,导致人口进一步暴跌,有一百多万人被夺走生命,仅剩下五百多万人。

    卫英两国立国后,大明诏书传来,严禁阿拉伯同族通婚,强制女子嫁给明人,男子不许婚配。

    当时第二次奥斯曼战争取得胜利,这片沙漠遍地造反,烽烟四起。

    可这是沙漠啊。

    被驱逐出城市后,没有补给没有水,能活几天啊?

    这就造成了人口锐减到了三百多万,多是女子,基本全部被强制嫁给了明人。

    截止到景泰六十五年,英国国内,已经找不到一个纯阿拉伯人了,基本都是和回族类似长相。

    而信仰也开始松动了。

    两国实行六教并行的国策,信仰自由。

    可阿拉伯这个民族消失了吗?

    并没有,只是变成了回族而已。

    经过统计,全世界回族人口1.1亿。

    纯阿拉伯人,还有,要么在沙漠的深处苟延残喘,要么逃去了埃及沙漠上,和埃及人作伴去了。

    而阿拉伯文化,却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明军闯入这片沙漠,就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烧光烧的是文化,所有带字的书籍,全部焚毁。

    任何地方,带有文字的全部毁掉。

    其实,阿拉伯的书籍,早就进入大明了,奥斯曼什么都卖,整个阿拉伯文化都在大明呢。

    为了彻底统治这片疆域,大明损失七十万大军,4.6亿军费,倭军和索伦人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从景泰六十三年之后,这片沙漠将永远属于明人了。

    可英王却不顾先烈流得血,如此糟践这块宝地。

    一旦中枢知道,一定不会饶恕英王。

    而朱佑柞如果不如实禀报,他恐怕也会被论罪,现在执政的是他爷爷,尚且不会怎么罚他,可换成四叔……他怕是要没命!

    朱佑柞揣着满腹心事,乘坐火车,北上前往卫国。

    卫国可和堕落的英国不一样,这里遍地是标语,上面写着振奋人心的话语,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一个个干劲十足。

    卫国,占据两河流域,占据中东这块最肥沃的土地。

    两河流域可是白人的母亲河,他们就孕育在这里,如今却成了大明的跑马场。

    而第二次明奥战争,卫国又得到了土耳其部分领土,坐拥黑海、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四海,乃是得天独厚的宝地。

    国内地形崎岖,有大山做遮挡,有充足的战略纵深,这块地盘可谓是称霸的本钱。

    卫王朱见渌和朱见潭可不一样。

    卫国也这么富,但卫国却在发达国家的边上,因为卫国将所有财物,用于国内种树、填充土地,增加耕地上了。

    这些年,卫国也不显山不露水,偷偷从波罗的海上购买了大量冻土,将一块块丘陵变成了沃土,还从南美购买鸟粪,积极发展化肥行业。

    卫国整体向上,和卫王的治政理念息息相关。

    他重用新党,这是一群有政治抱负有探索新世界野心的党人,他们政治追求和政治抱负,更趋向于天下大同理念,他们喜欢身先士卒,喜欢发动百姓,喜欢把工作做到基层去。

    卫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皇权下乡的国家。

    连大明都做不到。

    皇权下乡,不是随便调动几个人就能做到的,是要充分发动地方群众,才叫皇权下乡。

    卫国却能。

    卫国官员不穿朝服,反而就穿带补丁的衣服,一个个不怕苦不怕累,扎根于社会最底层。

    这种新党,也源自欧洲新思想,是一个来自欧洲的思想家给卫王上疏,卫王和他讨论几个月,最后竟然决定试一下。

    到现在也没有个名字,就叫新党。

    试行了五年,卫国已经建立了基层势力,皇权下乡。

    事实证明,这种新政策,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朱见渌想争霸。

    可卫国却夹在几个大国中间,除了往南打之外,没有他的路。

    西面是楚国,楚国独占开罗运河。

    东面是大隋,隋王朱见汐是老皇帝最骄傲的儿子。

    北面是蔡国和大商,老四走了之后,压力骤减,但这些国家也压得朱见渌喘不过气来。

    他想争霸,用寻常套路就不幸了。

    必须得另辟蹊径。

    结果,新党思想就送上门来了,他大胆实验,还真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来。

    卫国人口1.2亿,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万元以上,差一点没进发达国家线,因为卫国税收比较高,强行拉低人均收入。

    卫国是藩国中第二个效仿金国,政务公开的国家。

    卫国的财政收入,基本都用作社会福利。

    从卫国公布的收支报表,都会看出这是一个发展经济型的国家,因为军费支出非常少,只是维护戍卫军队和四海海军舰队而已。

    其实,了解卫国的民兵制度就会知道。

    卫国藏兵于民,练兵的费用也藏在社会福利之中。

    如果有国家认为卫国是一个不修武事的国家,那么一定会吃大亏。

    同样的,卫国也是坐在石油上的超级富国,只是卫国卖的少而已,如果卫国敞开了卖,英国未必能坐上世界第一富国的宝座。

    两河流域,作为白人的母亲河。

    如今成为了滋养卫国的母亲河,成为卫国争霸的最大本钱。

    像三教(基、伊、犹)圣城,也是卫国一座特大城市,即便很多建筑物被明军以战争为名义焚毁,但卫国却斥巨资重建,尽可能完全恢复古风古貌。

    毕竟朱见渌也是一个虔诚的基教徒、伊教徒嘛。

    只是,新建的圣城有些地方好像不一样了。

    那些铭文,怎么变成了汉文呢?

    你们汉人要不要点脸啊,我们的东西你们也抢啊!

    翻译得还他娘的挺准确。

    恐怕没人知道,这座圣城是老皇帝斥资重建的,延请了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将这座圣城一比一还原。

    圣城很小的,还原难度不大,但在还原的基础上,将铭文翻译成汉文,还不能破坏原有文物的布局、形态,那难度就飙升了。

    最有意思的,老皇帝在圣城对面,又起了座佛道皇妈城,两座圣城交相辉映。

    可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好像是六教争锋,大战光明顶似的。

    圣城重建后,全世界皇室都派人来祭拜,毕竟都是虔诚的信徒嘛。

    朱见渌都觉得好笑。

    当初老皇帝亲自下旨,焚毁圣城,结果占据了两河流域之后,立刻重建圣城,还对圣城进行了扩建,将古圣城的东西,只要没有铭文的,全部拿出来供奉。

    有铭文的,全部重新雕刻,雕上汉文去。

    估计欧洲教皇看了都会懵逼,啥时候基教成汉人的本土宗教了?你们还要点脸吗?

    外国人看着别扭。

    可朱见渌看着舒服呀。

    那些鬼画符他也看不懂,换成汉文不就舒坦了,大家都看得懂。

    老皇帝还挺舍得,将魏晋时期的石碑,搬过来不少,就摆在圣城里,增加点中国风。

    朱见溽将宫中珍藏的古画拿出来,让能工巧匠给雕刻上去,这是大明的圣城,没点中国风看着多难受啊。

    景泰六十四年,大明更改了教科书。

    华夏本土宗教有:佛教、黄教、道教、妈祖教、伊教和印度教。

    伊教的起源地就是华夏呀,不信你们看看圣城里的东西,不信往地下挖几铲子,能不能挖出华夏古墓来。

    放心吧,肯定能挖出来,还能挖出唐三彩,万一挖出薛仁贵的墓可就有意思了。

    为啥建筑风格和国内建筑风格不一样?

    因为大明建筑风格多样化呀。

    根据统计,世界信仰伊教总人口2.4亿,全在大明及其藩国境内,包括老皇帝,也是虔诚信徒。

    卫王更坏,在圣城里增加了奉先殿,供奉他的诸侯庙,这可引起世界信徒的反对了。

    卫王被迫撤了,却将华夏朝代谱系和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雕上去。

    你增加点中国风没问题,但没让你把圣城变成中国城啊。

    圣城,已经卫国旅游第一打卡地。

    每年都有无数虔诚信徒来朝圣,这些信徒都没看出问题来,都觉得上面有汉文,很合理呀。

    因为我们平时读的经书,也是汉文的呀。

    只是在景泰六十二年时,在圣城地下出土了薛仁贵墓,唐朝将军随祀圣城,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习惯就好了。

    圣城附近再挖一挖,不知道还能挖出谁的墓呢。

    在朱佑柞眼里,朱见渌是一个卓尔有为的皇帝。

    说明老皇帝封他的时候,着实是走眼了,不然该封赵王,而不是卫王。

    朱佑柞特意去拜谒了圣城。

    从圣城坐船去楚国。

    这两年朱佑樘可把欧洲搅得天翻地覆,这家伙太坏了,把欧联体耍的团团转。

    他想改楚为元,国号变成大元。

    楚国牢牢占据意大利,随着第二次明奥战争,楚国先后占领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这几个被奥斯曼征服的民族。

    现在白人可值钱。

    鄂国搞出一个培植基地,帅哥美女在哪都受欢迎,尤其是皮肤白皙的,肯定能卖高价。

    没有鄂王打开思路。

    朱佑樘都没想到,还能这样搞钱?

    他也搞个基地。

    反正他俘虏太多了,能够批量制造,以前俘虏都直接卖掉,赚不了几个钱。

    这回得精细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实,朱佑樘是不太支持混血的,蒙古人就是这样混着混着,混没了的,最后被同化成了他们的人。

    明人虽多,但隐患也巨大。

    他还是想维持黄皮肤黑头发的本来面貌,不想变成其他颜色的眼睛。

    朱佑樘其实是想清理干净的。

    问题是,这些地区山脉此起彼伏,想彻底肃清,要投入百万大军,军队是有,问题是军人不肯效力呀。

    早些年是为了扩大生存空间,百姓家里也穷,现在家家都不太穷了,若不是被侵略型的战争,都没人愿意出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