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0章 燕国大顺国越国襄国豫国:金融和战争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400章 燕国大顺国越国襄国豫国:金融和战争 (第1/3页)

    随着新文化运动在民间推广,儒学道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而最该维护道统的孔家,此时却在谋求孔家外藩。

    全世界,大明近藩五十余个,远藩一百出头个。

    而这些藩国里,并没有孔家一席之地。

    主要原因是老皇帝讨厌孔家。

    当年将孔家从曲阜强迁去四平,闹得非常不愉快,至今维护孔家教统的文人,仍在唾骂老皇帝。

    宗王外藩,都对孔家视若罔闻。

    几乎每年,孔家都会给朝中官员送礼,然后上疏朝廷,希望孔家在外藩国家里建立道统。

    司礼监不敢批,都送到老皇帝御批,老皇帝全部留中不发。

    老皇帝厌恶孔家,他的儿子们可不敢亲近孔家,所有宗王又都有亲政的经历,孔家的奏疏他们都看过,除了父亲的直接影响外,他们看着孔家如此肉麻的话语,心中难免有些圣人后代没落之感。

    太子秉政后,沿袭老皇帝处政方式,孔家外藩,几乎看不到希望。

    但孔家却偷偷移民,全世界移。

    在各大藩国里建立孔氏世家。

    别忘了,在藩国里建立世家的,要么是朝中重臣家族、勋贵家族,要么是藩王的心腹重臣,不跃居政治中心,别妄想什么政治世家。

    孔家不过痴心妄想而已,老皇帝言传身教,藩王再不务正业,也不敢跟他爹对着干。

    所以孔家在各国都坐冷板凳。

    但孔家一直不遗余力地寻求政治权力。

    在北美,夏国是重点打击孔家势力,夏国并不尊孔孟程朱为儒家正统,官方没有正统,也不建庙祭祀。

    全世界所有藩国中,夏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孔庙祭祀的地方。

    其他国家都有孔庙,却无孔家后人,夏国是一概没有,至于先圣庙,也没有。

    夏国除了太庙外,没有其他庙。

    朱见漠除了自己的祖宗外,其他人一概不拜。

    甚至为了摆脱汉文化的影响,他偷偷开始改地名了,旧金山、洛杉矶、温哥华、西雅图本该存在于欧洲的地名,要出现在汉文化圈了。

    像周国,对大明亦步亦趋,还把国内一座山改名为泰山,要进行封禅。

    夏国一概没有。

    现在遏制夏国崛起的是,如何改变大平原地区的气候。

    形成草原的原因,除了和土层深度相关外,还和气候有直接关系。

    草原地区的气候,相对干旱,这就需要增加灌溉工程,多多引水,早就水田。

    夏国不缺水,夏国的大高原,纵横交错的河流濡养整个北美。

    这样人工制造的平原,生态脆弱,容错率低,极易受天气、水文等因素影响,导致毁于一旦。

    所以,夏国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让农作物适应气候,适应耕地,植物基因技术,是夏国主要科研方向。

    启王和禹王,也有大面积草原,也跟进研究基因技术。

    夏国西北沿海地区的波特兰,就是夏国最大的基因研究基地。

    朱佑枅在夏国最大的感受是,富!有钱!

    像周国要在离岸岛上建设娱乐中心。

    在夏国,遍地都是娱乐好玩的地方,百姓都以娱乐为主,这是坐在矿产上的国家,仅靠挖矿,富裕远超全世界了。

    朱佑枅玩得不亦乐乎,乐不思蜀。

    要不是官员催促,朱佑枅就想在夏国玩。

    像北面的阿拉斯加、育空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三個省的地盘,几乎没什么人居住,全是冻土区。

    夏国为了控制北面的领土,就在这里面搞娱乐业。

    甚至,这三省赌博是合法的。

    夏国这三省,合计都没有一千万人口,连内地一个市都不如,对了,夏国不用省-府-县制度,而是使用省-市-县制度。

    夏国处处区别于大明。

    这三省的经济总量,却非常不错,一千多万人口,却创造出几千万农业人口创造出来的经济总量。

    夏国还在暗戳戳放开其他管制。

    朱佑枅没发现,鸿胪寺官员可看在眼里的,夏国摆脱大明之心,昭然若揭。

    在官员的催促下,朱佑枅不情不愿的踏上行程,启程前往启国。

    启国,六国换土之后,疆域重新划分。

    密西西比河是主要是南北走向,濡养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大平原,启国的领土,主要在密西西比河东岸。

    独享五大湖中苏必利湖、密歇根湖,外加休伦湖南岸,北面有加拿大平原,南面则是以密西西比河的分叉为疆界线。

    和禹国和嵩国、夏国、越国做邻居。

    可以说是五国通衢之地。

    所以启国疆域不大,区区四百多万,却是商贸最发达的国家,启国在东西两岸都不临海,但在哈德逊湾上临海,只是这里常年封冻,没有天然良港。

    启国是北美七国里,唯一一个没有天然良港的国家。

    但朱见浔和夏国、嵩国、启国关系友好,在三国各自租借一个天然良港,还在芮国购买了一个岛屿,作为启国的飞地。

    启国是七国里最会做生意的国家。

    同样,启国也是一个资源极为优渥的国家,基本什么资源都有,铁资源是最多的。

    夏国就从启国进口最多的铁矿石。

    启国耕地面积不大,夏国改草原为耕地时,启国也在跟进,北美整片草原,全都被改成了耕地。

    总人口3.1亿,却是近三年来,唯一一个人口负增长的国家。

    因为启国人实在太会做生意了。

    会做生意的人就会全球跑,跑着跑着,国籍跑没了,回大明了。

    新移民过来的人呢,多是穷人,来启国赚钱的。

    这就造成了启国人口负增长,经济总值逐年下降。

    在景泰五十九年时,启国财政收入就过亿了,景泰六十四年,启国财政总收入,高达2.4亿。

    这还是经济总量下滑后的数字呢。

    按照之前的预测,经济总量会超过五亿,结果却只有一半,说明出了大问题。

    启国有北美工厂的称呼。

    启国也是北美第一个搞工业化的国家,其国工业化完全是自发形成的,因为启国法律,有一条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这条法律是区别于大明律的。

    大明律是保护私有财产,但绝对没有神圣不可侵犯这几个字。

    有了这条法律,抄家灭族就不存在了。

    当时启国的密西西比平原北部,全是沼泽,想填平沼泽,就需要海量的资本,也需要耕地的人。

    启国没有可以停靠的港口,吸引移民是很困难的,基本移民来了,都会在东西南海岸上岸,然后就被其他国家截胡了。

    就打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果然,吸引了国内一大批富户,这些年启国经济高速发展,和这些富户息息相关。

    可这些人在启国赚了钱,一分不在启国花,全部带回家。

    导致启国经济看似一片大好,其实全是问题,有的省市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财政非常糟糕。

    这两年,启国正在对移民进行限制,而这就使得启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属于净流出。

    不是没生孩子,而是走了。

    启王朱见浔还搞过恢复古制运动,想将启国变成华夏历史中的一部分,让启国百姓拥有归属感,当时启王上疏中枢,请求更换王号,改启为燕。

    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燕王,那是太宗皇帝用过的王号啊。

    结果,恢复古制运动还是无法挽救人心,倒是中枢批复了启国的王号变更,从此之后,启国变成了燕国。

    中枢的条件就是,燕国一切都要恢复古制。

    地名、山河名、街道、店铺统统恢复古制。

    启王改变国号,在夏王眼里,这是老皇帝进一步控制藩国,中枢从来没有用军事控制藩国,但一个铸币权,一个文化权,死死将藩国控制在汉文化圈之中。

    朱见浔可没有夏王那么大野心,他就想老老实实当一个诸侯王。

    奈何国内富户是真逃啊。

    景泰六十三年,燕国恢复古制,实行最严厉的金融管制办法,禁止移民,禁止出境消费等等,一百多条限制。

    效果显著,富户逃亡被迫终止,经济却出现问题了,经济出现小幅度滑坡。

    燕王朱见浔不管那个。

    反正钱不准走。

    恢复古制之后,燕王举行了一场泰山封禅,邀请北美六王来观礼,结果一个没来,搞得燕王十分尴尬。

    都什么年代了,还搞什么封禅?

    现在都是搞经济了,看夏国野心勃勃,经济搞得不照样有声有色嘛。

    百姓现在就想富,谁管祖宗是谁呀,只要能富,认谁当祖宗都行。

    燕国百姓就想跑,谁管燕王恢复什么礼制呢。

    从燕国实行管制之后,北美经济、金融中心正在外移,燕国未来估计也只会吃老本,随着国内情绪激烈,要么放开,要么发动战争。

    作为北美中心之国,燕国是最不能打仗的。

    从古至今,占据草肚皮的只有曹操,差一点点统一天下,朱见浔自认没有曹操的本事,还是乖乖搞贸易吧。

    景泰六十四年初,燕国发布对应政策。

    全国进行私企向国企转变。

    像那些可能外逃的企业,进行国有管制,准确地说是资产收归国有,并且删除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条款。

    盛极一时的燕国,注定要衰落了。

    朝令夕改,是治政大忌。

    燕国以神圣不可侵犯而兴,也因神圣不可侵犯而衰。

    朱佑枅在燕国直观感受是,衰落前的狂欢。

    说来说去,燕国缺乏国家凝聚力。

    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国家,只用法律强制,只会触底反弹,民间抵抗政策,抵抗法律。

    朱见浔给国家开的这剂方剂,很不对症。

    作为金融中心,若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一时间的富贵只是过眼云烟罢了。

    稍微一戳,就会戳破,如泡沫一般。

    而有强大国力做后盾,是很难做到金融不管制的,除非这是个移民国家,不能管制,一旦管制了就没人移民过来了。

    燕国的资本外流,未尝没有金融市场上的狙击,有其他大资本,抄底燕国的股票市场,致使资本外流。

    朱见浔不懂经济,他认为哪里有问题就堵哪里,结果把水桶给撑爆了,经济玩崩了。

    燕国的金融中心衰落,却是向嵩国转移。

    嵩王朱见溯,是皇二十九子。

    他一直对自己的王号不满意,一直向中枢上疏,想改国号为大顺,和大明平齐,叫大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