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5章 阻拦禅让,民间主动造神,请老皇帝上神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5章 阻拦禅让,民间主动造神,请老皇帝上神坛 (第2/3页)

    江南却陷入了窘境之中。

    江南本来是大明的经济中心,现在也是,但它的地位很尴尬,以前没有中南半岛,江南拥有天然海港,又有去朝鲜、倭国的贸易优势,手工业极为发达。

    可随着大明占领了百越诸国,海港大明多的是。

    而且和欧非中亚贸易,吉大港就完全取代了江南的作用。

    再运回国内,是国内和国内之间的贸易了,若没有政策倾斜,广东、福建、山东,比江南能差多少?

    以前江南有世界最多的手工业从业者。

    现在,是机器时代了。

    手工业者要么转向高端订制,要么就被淘汰了。

    只要有机器,靠海,在哪办厂都一样,做外贸的,首选去汴京,做内销的,山东、江苏、浙江哪里不行?

    大明版图不一样了。

    江南成为了大明腰部地带,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了。

    若非皇帝不遗余力的投资江南,恐怕江南早就衰落了。

    是皇帝一力打造江南为大明经济中心,一力推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建立大城市圈。

    现在已经不是早些年,江南士绅能威胁中枢的时代了。

    那些江南士绅,不捧着点中枢,中枢把政策倾斜去中南半岛,江南就会变成下一个中原,屁都不是。

    看看皇帝把科技企业,放在中部,武汉、长沙、南宁、南昌就会发展起来。

    江南也就跟着喝汤。

    如果皇帝不让他喝,他就得老老实实地忍着。

    现在江南士绅,反而是最拥护朝廷的。

    其实,中部也在衰落,武汉作为超一线城市,近几年也在衰落,一年不如一年。

    同样的,吃政策太厉害。

    转眼到了年关,景泰六十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

    今年财政收入突破30亿。

    却首次出现,财政赤字。

    这些年,都有盈余,今年首次赤字,因为今年投资多,四大项目、文娱、饮品行业,都是投资风口。

    皇帝后宫之中,只剩下谈贵妃一个嫔妃在世了。

    因为皇帝从五十岁之后,就不再纳新人,三十多年后宫没添新人,后妃又没有皇帝那么能活,陆陆续续都死亡了。

    今年谈贵妃刚满七十岁,皇帝晋她皇贵妃。

    作为宫中硕果仅存的嫔妃,她好多年不管事了,和皇帝一样,她一门心思养生和著书立说。

    闲暇时,她还会在女书堂里讲解医书。

    民间尊称她是女医圣。

    吃了年夜饭,皇帝把谈允贤送回宫中,留下太子、太孙密谈。

    谈话内容没人知道。

    但似乎是和禅让有关。

    国庆节时,太子入宫哭诉,请皇帝不要禅让。

    这可一石激起千层浪。

    老皇帝觉得自己在位太久了,想把皇位禅让给太子,初时太子觉得是老皇帝的试探。

    可发现老皇帝真的要禅让,不像是说说。

    詹事府官员劝谏太子,不能接受禅让,因为老皇帝没有过错,非但没有过错,还是千古一帝般的皇帝,在民间极受敬爱,民间百姓都尊称皇帝是大明祥瑞。

    多少人担心老皇帝驾崩后,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如果这股风声传出去,他这太子之位容易不保。

    朱见淇刚开始没想太多,但被幕僚一说,吓得赶紧去宫中请求皇帝不要禅让。

    果然,传出老皇帝禅让的消息,民间竟传出太子不孝的声音。

    甚至,讲武堂、国子监学生自发到西华门哭谏,求皇帝不要禅让皇位,乞求皇帝长命百岁。

    不止两个学院,京师所有大学,大学生全都来哭门。

    民间很多工厂,竟因皇帝禅让而罢工,自发到街上跪求皇帝继续当下去,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被跪着的人群拥堵住,哭嚎声遍野。

    头一次听说,皇帝禅让,民间百姓不同意的。

    中枢以为是地方官员鼓动出来的。

    经过调查后,发现民间百姓是自发的,足以说明老皇帝的民心所在。

    全国各地百姓,都主动走上街头,跪求皇帝不要禅让。

    太子也在养心殿外跪着。

    皇帝自己都懵了。

    时代不一样了,民智已然觉醒,君权神授这一套已经走不通了,他的本意是趁着自己活着,把太子扶稳了,朱家的江山还会存续下去。

    可没想到,自己要退位,在民间居然引起如此可怕的影响。

    几乎各个城市、农村,都有百姓自发抗议,还有人往京师走,亲自去西华门哭谏,希望皇帝收回圣旨。

    正月初五,北京城整整停摆一天。

    大街上全是跪着的人,哭声遍布整个京师。

    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朕如何担得起天下百姓的厚爱啊。”

    朱祁钰难得上了早朝,环视群臣:“传召天下,朕应天下百姓之许,不提退位之事了。”

    “朕在一日,大明便向前发展一日。”

    “朕在一日,就要管百姓一日,百姓的幸福生活,永远在朕的心里,大明的发展,永远在朕的心上。”

    “诸卿,拟旨吧。”

    朝臣也松了口气。

    老皇帝忽然要禅让,也让群臣措手不及。

    其实,朝臣和老皇帝配合已经很默契了,大家都习惯天上坐着老皇帝了,换太子登基,反而不适应。

    因为老皇帝是真的肯放权。

    景泰朝,阁部院司、督抚勋贵权力是历朝历代最大的。

    在这位手底下办事,诸多臣子如鱼得水。

    太子秉政多年了,太子什么性格,大家都清楚,一旦太子登基,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太孙有狼顾之相,不可共富贵。

    所以呀,朝野上下,都不希望老皇帝禅让。

    即便是,老皇帝只是变成太上皇而已,和现在没什么两样,现在老皇帝也不太上朝,朝政全部由太子处置,他只负责大事把关而已。

    但太上皇就是太上皇,说话也名不正言不顺。

    朝野上下,还是拥护皇帝继续在位的。

    朱祁钰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在民间这么受欢迎。

    “人民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别把人民当傻子,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心里门清儿。”

    “太子、太孙,尔等登基后,千万要注意这民心啊,民心逆不得啊。”

    朱祁钰便返回了养心殿。

    太子心里不太是滋味。

    他爹好不容易疼他一次,把皇位让出来,结果被民间百姓给毁了。

    其实,他也没搞清楚,老爷子莫名其妙禅位,为什么?

    倒是太子妃给了他的答案:“老爷子想扶稳大明前进,他担心你继位后,坐不稳这皇位。”

    “怎么会呢?我秉政二十多年,朝政运作我非常清楚,怎么会坐不稳皇位呢?”朱见淇觉得老爷子杞人忧天。

    “未必,现在民间思想高度开放。”

    “已经不是用君权神授,就能糊弄百姓的了。”

    “看看老爷子,如此得民心,你真没觉得恐惧吗?”

    太子妃无奈道:“今天百姓能逼着老爷子不禅让,明天能不能逼着你退位呢?”

    朱见淇心里咯噔一下:“这、这……怎么可能?”

    “老爷子就看到这一点,所以想退位做太上皇,让你来登基做皇帝,让天下百姓接受你。”

    太子妃看得通透。

    皇帝,在今天反而成了背锅侠,什么事都得你来背着。

    老皇帝脊梁硬,能背住整个大明。

    太子能吗?

    不能的。

    所以老皇帝担心皇位传承出问题,提前让太子继位,他亲手扶着太子登基,稳定朝纲,让百姓接受新君。

    结果,民间反对声音太大了。

    根本不允许老皇帝退位。

    果然。

    皇帝圣旨一下,满城沉浸在极端喜悦之中,甚至整个大明,整个世界都在极端喜悦之中。

    藩王也怕啊。

    老皇帝在位,能帮助藩王稳定国内朝局,一旦太子登基,他会管自己弟弟们吗?不会了呀。

    全世界,都不允许老皇帝退位。

    甚至,都希望老皇帝长命百岁。

    真心的,民心所向。

    太子偷偷上街去看了一圈,竟然发现民间百姓,处于极致亢奋之中,茶余饭后,都在讨论此事,都在感谢老皇帝。

    甚至,京师之中,老皇帝的长生牌位越来越多,看看那些歪歪扭扭的字,就是民众自发行为。

    这一幕,让他不寒而栗。

    他爹何时在民间拥有如此可怕的影响力了?

    民间,主动将皇帝神化了。

    现在民智大开,已经懂了皇帝和百姓的内涵关系,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哪有一个被统治阶级,真心拥戴统治者的呀?

    可现在民间真的拥护老皇帝啊。

    真心拥护,拥护到了极致。

    仿佛老皇帝死了,大明的天就塌了一样。

    朱见淇想到老皇帝驾崩那一天,极有可能万民缟素,不是强制的,而是自发的,民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主动追随皇帝而去呢。

    而他继位后,民间所有人都会拿他和他爹比较,事事都要比较。

    他拿什么跟他爹比啊?

    比不了的呀,样样都比不了。

    朝野上下都会吹毛求疵的眼光看他,会拿他处处和老皇帝比。

    有一个千古一帝的爹,他亚历山大呀。

    等他什么都比不了的时候,民间就会冷嘲热讽,反而更加怀念先帝,甚至,会有极端的人,会把他赶下皇位。

    别低估这个年代的民智,民间不至于推翻老朱家,但他们需要一个明君,像老皇帝那样的明君,带领着大明往前走,带领着他们奔向美好生活。

    可朱见淇做不到啊。

    这一瞬间,朱见淇感到了手脚冰凉的恐惧。

    他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皇位的阻碍是他爹。

    现在才发现,是民心啊。

    是自己的能力啊。

    他爹现在想禅位给他,民间不答应啊,朝野上下都不答应啊。

    朱见淇忽然往下看看。

    发现不止自己不行,儿子也不行啊。

    他儿子是合格的继承人,但仅仅是合格而已,远远做不到老皇帝这样。

    老皇帝天马行空的想法,就能创造几个行业,养活百万人。

    朱佑榶能吗?

    应该不能。

    朱见淇比老皇帝更了解太孙,自己这个儿子,处处都在学老皇帝,其实画虎不成反类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