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5章 陈嘉猷回国,灯塔广州,女子当家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5章 陈嘉猷回国,灯塔广州,女子当家 (第2/3页)

眉头紧锁:“这个莫斯科公国好大的野心啊?”

    “范广所在的地方,就是金帐汗国下面的哈萨克汗国。”

    “但哈萨克太弱了,被范广欺负,现在被满速儿欺负,准噶尔部也想分一杯羹。”

    “可以说金帐汗国衰落到了极致。”

    朱祁钰笑道:“若论强弱,肯定是新崛起的莫斯科公国更强,衰落的金帐汗国最弱。”

    “朕想和金帐汗国做贸易,把库存的火器全都卖给他们,让他们去和基辅罗斯诸国去狗咬狗。”

    “若莫斯科公国再邀请大明,大明就高价卖给他们火器,让他们打去。”

    “但这样做,大明需要有一支强兵,驻扎在这里,谁不听话就打谁。”

    于谦捋着白胡子,咂摸皇帝的话,缓缓道:“他们有什么是大明看得上的吗?”

    “钱呗。”朱祁钰道。

    “若仅仅为了钱,不划算。”

    于谦摇头:“若老臣执掌莫斯科公国,不会去撕咬金帐汗国。”

    “您看地图,金角银边草肚皮,莫斯科公国会往北,一直打到尽头,这样就有了天然后背,就能集中兵力往西或者往东。”

    “老臣猜测,这个伊凡国王,应该是试探大明的态度,不是真的要瓜分金帐汗国。”

    “而且,凭他们区区小国,凭什么去瓜分庞大的金帐汗国呢!”

    金帐汗国,可是蒙古四大汗国中最大的,虽然叫金帐汗国,其实拆分出来四个大汗国,无数个小汗国。

    朱祁钰皱眉:“您的意思,这是试探?”

    “是试探,这位伊凡国王不简单啊,莫斯科公国怕是要崛起了。”于谦看人很准。

    “现在的大明,金帐汗国是吃不下的。”

    朱祁钰实话实说:“但这块肥肉,朕不吃心里痒痒,睡不着觉。”

    “那就让他们往死里乱,乱到一锅粥,过些年朕再直接收入囊中。”

    于谦很无语,皇帝对土地太贪婪了。

    试探问道:“您是想变成内地,还是分封出去?”

    “朕还没想好。”朱祁钰避而不谈。

    就是想变成内地了?

    那疆土太广袤了,东西几万里,南北几万里,怎么管?终究是要分封出去的。

    “陛下,您为何看重这个莫斯科国王呢?”于谦问。

    这些年,来大明出使的国家很多,但能被皇帝格外看重的很少很少,就连法兰西皇帝,都被皇帝笑话为井底之蛙。

    “莫斯科距离大明太近了,所以朕格外重视。”这个解释很牵强。

    因为这是恐怖的苏俄啊,不害怕就怪了。

    于谦却笑道:“老臣能让这个公国消失。”

    “您说说。”朱祁钰眼睛发亮。

    “如您所说,和金帐汗国贸易,和他们签订和约,划定土地,规定国境线,保证大明不再西进,然后和他们贸易。”

    “而唯一的要求,就是覆灭这个莫斯科公国,要伊凡国王的头颅,才能签订和约。”

    “另一边,咱们派使臣去基辅罗斯,表明愿意和他们贸易,但需要两国接壤,让他们往东打,大明往西打。”

    “如果伊凡国王不上当,就以天子之令下旨,覆灭此国;若伊凡国王愿意和大明贸易,就让他们和金帐汗国狗咬狗。”

    于谦是真坏啊。

    和约签了也没用,等大明要西进的时候,什么也挡不住。

    “明日早朝上议一议。”朱祁钰觉得不错,大明才是天下霸主,想弄死一个小国,不就是抬抬手指头的事嘛。

    但基辅罗斯,可不止有一个公国,有很多公国的,莫斯科公国被灭后,还会有新的公国成为霸主,统一罗斯。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想让谁死,谁就得死。

    “让四夷馆回信给伊凡,让他进献一万个美人。”

    皇帝对引进女人,极为上心。

    而在印度。

    来到印度十二年的陈嘉猷,足迹遍布整个印度之后,终于决定回国。

    他们要带回国的东西,总共有175船,已经运送回国的东西,高达3000船。

    以书籍、种子、种畜、药材、佛教物品为主,还有少量的黄金,以及各国、各土人首领的馈赠。

    跟着陈嘉猷回国的,有很多印度高僧,他们愿意去大明辩经礼佛。

    陈嘉猷随身携带的,都是珍贵的书籍,以及很多文物,这些文物混在粮食里上船。

    梁珤亲率水师,驾驶着19艘宝船来接。

    陈嘉猷登上宝船时,心里极为唏嘘,他出访印度的时候,大明正在吞并安南,而今,大明已经是印度洋上的霸主。

    来往船支,都要经过大明同意。

    印度洋也不叫印度洋,而叫大唐洋。

    梁珤清楚,皇帝极为重视陈嘉猷返回大明,这些年陈嘉猷在印度,带回来无数印度宝物。

    最后一船,则是堪称国宝一级的文物,务必宝船运送,必要的时候,要随时登岸,攻打罗第王朝,带回使者。

    这些年,陈嘉猷的团队,高达17000人,其中七千汉兵两千印度兵,八千学者,这里面多是印度人,明人不足千人之数。

    这些印度人,都是各行各行的佼佼者,陈嘉猷吸引他们来大明,希望他们为大明效力。

    使团不止收购民间的书籍、文物,还会盗墓。

    当然了,陈嘉猷从来没盗过墓,使团也从来没有过,但他们会收拿出来的东西,高价收。

    十二年时间,陈嘉猷把整个印度都翻了一遍。

    罗第国王也觉得大明过分了。

    但被陈嘉猷给教训了,很多小国,也被陈嘉猷给打了,消息传到大明,大明还派人击沉印度出航的船支,把印度困在大陆上。

    虽然是搞外交,更多的是战争。

    大明能源源不断从印度购买粮食,再进行商品倾销,这个过程绝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葬身在印度的明人,就超过七千人,这些年水师源源不断派人上来,大明吃不下印度的疆土,但印度诸国,都被大明揍过一遍。

    所以陈嘉猷在印度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印度的书籍,被陈嘉猷一扫而空,并招揽能力卓越的人去大明,尤其印医,被招揽走很多。

    宝船在汪洋大海上行驶,陈嘉猷看着波澜壮阔的美景,胸中升起豪壮之气:“这广阔的海洋,都是大明疆土!”

    “哈哈哈,大明的海洋,可不止这么点!”

    梁珤十分自豪:“大明的大唐洋,西起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东到东南夷诸国,皆是大唐洋的范围内。”

    “而倭国以东,无限的海洋,那是大明洋,那里的船支永远行驶不到尽头,全是我大明的海上疆土!”

    “陈大使请看。”

    “过往的船支,必须悬挂大明龙旗,给大明缴纳赋税,任何不交、少交赋税的船支,我大明皆有权力击沉!”

    梁珤神情豪迈:“陛下一句话,就能让正片海洋发生大海啸,就能击沉所有国家的船支。”

    “以前的万国来朝算什么!”

    “现在,万国皆要臣服在我大明的脚下!”

    陈嘉猷抽抽嘴角,我在印度都听到你的名字,你梁珤就是海洋里的强盗,什么都抢,一点道理都不讲。

    可不是整个海洋听你的吗?

    万国的船支,都被击沉过,我听说最奇葩的事,因为有一艘船支,经过时,你正在撒尿,把尿吓回去了,你就派兵攻打人家船支,掠夺货品后,把船上的人都杀了。

    都说你是海上的魔鬼。

    梁珤很喜欢这个称呼,我就叫魔鬼侯,哈哈哈。

    穿过马六甲,就进入了大明的内海,马六甲以东全是大明的内海。

    途径婆罗洲,进入炎海(南海),因为很多印度学者没坐过船,晕船实在厉害,只能在广州下船,坐江船回京。

    使团分成两拨,一拨乘坐海船去天津,带着船上的宝物,从天津回京。

    陈嘉猷必须得带着印度学者,从广州下船,他们换了小船,走小船穿过零丁洋。

    在零丁洋里,领略了港澳繁华,深圳、珠海、东莞的繁华,一路在广州停泊,所有人下船。

    此时天已经黑了,有官员在码头等待使团下船。

    “天呐,这就是大明?”

    那些印度学者,下船时映入眼帘的是巨型灯塔,这座灯塔全高150米,上面是一个巨大的点火台,里面储存巨量的煤油,昼夜不停燃烧,千里之外,都能看到这座灯塔。

    灯塔是用青砖、混凝土堆砌而成的,上面还有一个妈祖娘娘的庙宇,以及一个文天祥庙宇,香火不断。

    这座灯塔,是大明最高的灯塔。

    灯塔对船支航行有着重要导向作用。

    大明开海之后,陆陆续续,在所有沿海城市、大明岛礁,皆要建造灯塔,指引船支回航。

    根据工部景泰二十二年底的数据,大明总共有2731座灯塔,最高的150米,最矮的30米,散布在大明岛礁之上。

    预计景泰四十年,大明所有岛礁,就都能建成一座灯塔。

    陈嘉猷看着那灯塔愣了片刻,然后满脸自豪道:“这就是大明!天下最强大的大明!欢迎你们来到大明!”

    负责接待的驿站官员,已经备好了马车。

    “前面为什么都是火?是着火了吗?”一个印度学者眺望不远处的番禺县城,十分吃惊。

    “这位先生,那不是火,什么我们城市的路灯。”

    “你会说印度话?”那印度学者十分惊异,他可没说汉语呀。

    “当然,我们很多官员都精通多国语言,您看,码头上也有很多路灯,您注意看就知道了。”

    印度学者这才注意到,自己脚下是明亮的,抬头一看,整个码头,都悬挂着路灯,照亮这一片地方。

    太神奇了,大明真的有钱,蜡烛随便用?

    那官员看到陈嘉猷穿着官袍走过来,立刻小跑过来,跪地行礼:“下官番禺县县丞俞经,参见陈大使。”

    “免礼。”陈嘉猷穿的是新官袍,是梁珤带过来的是,皇帝亲赐的。

    “故少傅俞公(俞山),是你什么人?”

    陈嘉猷觉得此人长得像俞山。

    “正是家祖。”俞经回禀。

    “怎么不是驿站的人来接?”陈嘉猷皱眉。

    “回大人,布政使大人闻听有很多印度学者入京,这是盛事,就派下官来亲自迎接。”

    陈嘉猷知道他不是投机就行,让他安排吧。

    “陈大人,您知道什么是不夜城吗?”那个印度学者没搞懂,那跳动着的火焰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陈嘉猷也不知道啊,按理说,晚上应该星斗满天,哪有什么火光,火多贵呀,士族都舍不得用。

    可这灯塔,是昼夜不停的燃烧,那得多费蜡烛啊。

    入京一定要请奏陛下,大明虽强盛,但也不能这般铺张浪费。

    “这位先生,我三言两语也解释不明白,入了番禺,你就知道了。”俞经见惯了老外震惊的模样,并不稀奇。

    人全部下船,上了马车。

    “这马车怎么一点都不晃荡啊?”别说印度学者懵逼,他陈嘉猷也懵逼啊。

    “陈大使,咱们脚下的是沥青路,若非借您回京的光,下官都走不起这沥青路。”

    俞经打趣,把沥青路的原委说了一遍。

    “十二年没回国了,大明变化竟这么快?”陈嘉猷发现马车也是铁皮车厢,窗子是玻璃窗,里面茶具一应俱全,还有一个恭桶。

    “这马车是我能坐的吗?”陈嘉猷担心违制,他可不想奔波十二年才回国,一个违制,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大人,这马车不违制的,陛下的御驾比这豪华万倍。”

    俞经笑道:“这马车很朴素的,连普通富户家的都不如。”

    “真的?”陈嘉猷是懵逼的。

    “自然,因为来人太多了,下官从其他县城调来的马车,可以说是招待不周。”

    这还招待不周呢?

    “琉璃多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