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8章 地狱之门和天堂之路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8章 地狱之门和天堂之路 (第3/3页)

,那些地主老财看见这种外国女人,都不会走道,开什么价就掏多少钱买,越闭塞的地方卖得越贵。

    尤其是西南,买女奴的人最多。

    然而,大明可不只有一条奴隶线。

    大明一共有两条奴隶线。

    另一条,在上海。

    上海有共247个冲洗区,女奴隶冲洗区高达74个。

    因为江南太富了,多少女奴都能吃进去,最关键的是,这条线,终点是北京。

    掌握着这样两大都城,途经的都是富裕地,上海重建速度快得惊人。

    十年时间不到,上海经济总量,超过了苏州,逼近杭州、南京,稳坐江南第三把交椅。

    男奴隶也有值钱地方,就是那种当过兵的,尤其是当过骑兵的,他们最吃香。

    江南士绅、富户都需要看家护院,雇佣明人造价太高,因为中枢不停征兵。

    而且,明人是雇佣,这种是奴隶直接买就行了,自然卖得好。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外夷听不懂话,让他们很头疼。

    中枢有令,会说汉话的,就要被同化为汉人了,就要给发放户籍的。

    从释奴令颁布九年过去了,发放给奴隶户籍的,只有几百个,可见地主老财的黑心。

    男奴隶从上海出发,兵分三路,一路南下去浙江,一路北上去江苏,一路则西进去安徽。

    抵达奴隶市场后,他们会看到一些和他们新头型一样的人。

    跟在主子身后,点头哈腰的像条哈巴狗一样。

    男奴隶冲洗之后,就会被剃头,然后给留个狗尾巴,穿上旗服,别管天气多热,都得这样穿。

    都会说一句:“喳!”

    所以在大明,很容易区分人和奴隶。

    奴隶只会在市场三天左右,卖不出去,就会被运走,一站一站运,因为后面的奴隶就进来了。

    但大明很缺奴隶,不至于一站一站走,基本上贩.奴的都知道,哪里卖得好,哪里卖得不好。

    大明给移民百姓颁发的执照,没有执照的不许贩卖。

    这是私奴的买卖。

    官奴,则只会在两个地方冲洗干净后,直接运入指定地点。

    根据管理奴隶的看守者说,仅他经手的,就有上百万人了,大明就像海绵一样,吸入太多人了,如今还不见到底。

    而大明是属貔貅的,干吃不吐。

    中枢严旨,男奴隶不许婚配,不许释奴,不许奴役汉人为奴等等条令。

    若担心男奴发疯,可进行阉割。

    所以民间兴起了手艺活。

    比如有些小心眼的男人,觉得自己媳妇被奴隶看,心里恶心,干脆对奴隶进行手术。

    但这种阉割,不是太监,太监是彻底没有,他们是留一块。

    得留着他们干活,都没了就干不了活了。

    这种小心眼的还是少,不是没有。

    黄河,已经于景泰十八年十一月竣工,据说黄河边上,就有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奴隶坑。

    胆子大的去挖骨头,根本挖不完。

    还有道路的底下,都是用人命铺平的,大明到底消耗了多少奴隶,没人知道。

    只是知道大明建设速度非常快,快到不可思议。

    大明只有两条奴隶线,其他地方不许奴隶入境。

    北方想用奴隶,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等着南方买完了才轮到你们,一个是自愿移民边疆的,发给两个奴隶。

    这就造成了北方奴隶少,奴隶价格炒得很高。

    而奴隶卖过去了,因为价高,还买不起。

    不少人心思活动,想移民去吉林和黑龙江。

    越边疆,给的好处越多。

    也有人聪明,歪心眼多。

    内地只有两个奴隶入境点,但南方新省不是这样的呀,他们的奴隶买卖自由,可以坐船去他们那里买,然后运回来呀,只要在香港或上海入境交税即可。

    大明早就开通了去新省的航线,百姓买张票就可以去,都是大明领土,明人当然来去自由。

    可抱有这样想法的人,都是哭着回来的。

    那地方奴隶价格比内地还高呢。

    甚至还有人动心了,移民这边该多好啊,主要是福利够好,到这边生活更舒服。

    大明在暹罗、满刺加、勃固等地建立了三个省,在婆罗洲、吕宋建立了三个省。

    南方新六省,在不停开垦中,四处都缺人。

    朝廷买的奴隶,这些地方都要分润,尤其是女奴隶,更是优先给新省人当媳妇,其次就是给吉林、黑龙江两省人当媳妇。

    这几年,也有汉女,嫁到了新地。

    因为中枢下了圣旨,嫁过去的汉女,不止分地,比男人多分一倍的土地,还可额外获得一个奴隶。

    这就让一些内地女子,想去新省过好日子去。

    天下承平三年了,百姓都忘记了战争是什么模样了,甚至都忘记了,新省是大明打下来的。

    谁让大明会教育呢,大明的告示里,反复告诉天下百姓,新省是大明故土,汉唐时的疆土,只是刚收回来而已。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要脸,都是我的,不信你去查历史。

    百姓信啊。

    近几年,朝廷的农业税是越收越少,油、盐、糖、醋、酱油等生活用品的价格不断下调。

    很多百姓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都进入百姓家,百姓都能吃得起用得到。

    都是皇帝的功劳。

    皇帝是大明君,这是天下百姓共识。

    大明君说的能是假话?

    诡异的是没有人反驳,因为反驳的人都被贬成奴隶了,在这一点上,皇帝不许任何人破坏大明团结。

    再好的一锅汤,也得有几颗老鼠屎,让他们去吃屎就好了。

    中枢举措下来,嫁到边疆的汉女也多了。

    买张票就能去的事,为什么不买张票去看看呢?

    为了沟通新地和内地的联系,中枢掏钱补贴船票,愿意去就行。

    这年头旅行,是很危险的事情,去的都是勇士。

    而嫁到新六省的,多是家穷的,出去搏一条活路,她们的夫婿会回来,成亲后,从医药局领取发放的汤药,踏上新家的旅途。

    终究嫁过来的少。

    于谦和王越,就大规模购买奴隶女,给移民来的人张罗媳妇。

    若这时候去看新六省的田间地头,就会发现很多白肤色的女人,正在民间劳作。

    偶尔还会冒出一个皮肤黑的土著女,伺候着丈夫视察田地。

    然后留下一妻一妾干活,他则施施然回去睡大觉了。

    孩子还有妾室看管,他管个屁。

    倒是娶汉女的,只能守着一个过日子,不止地里得干活,回家还得带孩子。

    他只要敢说个不字,这头刚和离,就有一万个男人等着接汉女的盘。

    物以稀为贵啊。

    而婚后的女人,又分成三六九等,会说汉话的是第一等的,若是住一起的妇人婆子茶余饭后凑一起拉家常,你连话都不会说,谁会跟你玩?

    这是汉地,我们说了算。

    再说了,回到家里,若听不懂丈夫的命令,她们日子肯定不会好过,甚至不会让她们看孩子,一个说鸟语的怎么看孩子啊。

    所以,在大棒的威胁下,三年过去,她们已经会说流利的汉语了。

    除了长相不一样外,已经和汉女无异了。

    而她们自带的长相,也让她们变得自卑,她们终究是二等女。

    但在新六省,女奴隶还是幸运的。

    都会找到个男人嫁了,只要结婚,无论妻妾,就会受到大明法律保护。

    只说男人家暴,她们可以申官报案的。

    她们在法律面前,和汉女是一般无二的,在户籍登记的时候,她们也能得到一小块土地。

    比自家男人少一半,汉女则是她们的四倍。

    但能有块土地,也已经让她们感恩戴德了。

    大明在景泰十八年,出台了婚姻法,严格保护婚姻中的女子,无论妻妾,都是一样受到保护的。

    上面详细标注了,庶子可移民去新省,获得的土地比内地更大,庶女若在汉地嫁的不好,可嫁去新省。

    对妾室进行了最严格的保护法,不许打骂,不许欺辱等等。

    皇帝是操碎了心。

    但在新六省,对奴隶女子,有一个特殊规定,就是她们敢在婚内出轨,尤其是出轨男奴隶,就会连同孩子,一起处死。

    之前没这条法令,是在地头干活的时候,男女奴隶碰出火花来了,有个冤大头白养人家的野种一年多。

    才出台了这条法令,并严格控制女主人和男奴隶的见面。

    而在宫中。

    朱祁钰今年四十岁,依旧身体康健,他长达十一年坚持不懈的锻炼,管住饮食,管住欲望,完全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又不停滋补,戒骄戒躁,换来的是身体康健。

    他虽四十岁了,却和十年前,模样没太多变化。

    “老太傅,这交趾人口怎么不增反减呢?”朱祁钰问。

    坐在他对面的胡濙,此刻真的是老态龙钟,俨然一副风烛残年的模样。

    关键这老头,七年前就这样!

    七年过去了,还这样,还不死!

    还在吏部操劳,事情处理得十分顺畅,脑子一点都不迟钝。

    他今年九十岁了啊!

    牙齿都掉光了,眼睛还很清明,缓缓道:“陛下,您不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又鼓励经商,给人贩.奴执照,人自然是回流了,这几年两湖人口增长迅猛,应该就是交趾人。”

    “这群王八蛋!”

    朱祁钰也猜到了,肯定是跑回国内了。

    现在去了两湖,是为了掩人耳目,过几年还会逃回自己家乡的。

    “离开也好,交趾人口太多了,十年过去,还得大规模移民。”

    “到时候可没有上次江南移民容易了。”

    距离景泰十年大移民,已经过去九年了。

    朱祁钰微微颔首,陷入回忆之中:“当时朕坐镇南京,才让移民顺遂的。”

    “最关键的是,当年有借口,如今再强行移民,已经不行了。”

    “没有时机了。”

    景泰十八年,吉林大丰收。

    王来上疏,请求加大吉林移民力度,奈何天下各地百姓日子过得好了,故土难离,不愿意离开家乡。

    又不能强行移民,现在天下承平,没有借口大规模移民了。

    上一次移民,还是景泰十六年,清查吏治,从天下吏员家族中,移走了一百多万,填充了吉林和黑龙江。

    这几年,实在找不到借口大规模移民了。

    百姓也学聪明了,全都顺着皇帝心意,你让我往东我就往东,让我往西就往西,我不犯错,你就不能把我移走。

    “交趾人口太多,新六省汉民太少。”

    “内地人口太多,东北六省人口太少。”

    胡濙道:“哪怕是江南,如今也已经再次繁荣起来了,人口突破了两千万,算上奴隶,超过三千万了,和移民前一样了。”

    “两湖人口激增,也有一千五百万了。”

    “蜀渝之地人口也暴增。”

    “只是都不愿意充实边疆啊,挤在这狭小的地方,边疆那么大的疆土,人口却这么少。”

    “头疼啊。”

    吉林人口超过了三百万,黑龙江人口才只有一百万。

    关键这两个地方的粮食吃不了。

    胡濙笑道:“好在内地有女人愿意嫁去关外,只要让他们放开生,百年之后,也有个几千万人口了。”

    可他明白,皇帝是急性子。

    不然也不会不停买女奴隶,送去东北。

    皇帝熬了三年,一兵不动,已经克制到了极点了,他难以忍受真的等十年。

    “陛下,急不得的。”

    朱祁钰翻个白眼:“都景泰十九年了,朕何时才能去昆仑山封禅啊!”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的时候,已经是世界霸主了!”

    “朕的大明帝国,还蜗居于一隅之地。”

    “更别提和祖龙相比了,朕奋五世余烈,难道还不该兵出函谷,挥灭六国?”

    “朕该等到什么时候啊!”

    朱祁钰指着自己的头发:“老太傅啊,朕都有白头发了!”

    胡濙狂翻白眼,您这是少白头,早就有,这几年面容都没什么变化,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陛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胡濙只能劝:“三年都等了,再等三年,没准到时候就能挥兵扫灭六国了。”

    一个没准,不知道支到哪年去了。

    “朕等不了,于谦放在南方,简直是浪费啊,暹罗王早就灭了,头颅都送上来了,暹罗如今是军阀乱战。”

    “勃固没了,地盘被阿瓦给占了,但阿瓦和大明交战,皆处于下风。”

    “麓川如今都缩起来了。”

    “其他东南夷诸国,没有一个敢对大明呲牙的。”

    “梁珤年年去收税,谁敢不交?”

    “南方放了两个帅才,实在是浪费人才。”

    “朕打算都调回来。”

    胡濙却目光一闪,这个调回来,是闲置呢,还是继续打仗呢。

    朱祁钰也直言不讳:“打仗!”

    “不行!”胡濙不同意。

    “老太傅,朕不想等了,您看看这些年大明的建设,哪一样成果不是喜人的……”

    朱祁钰掰手指头数。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