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4章 明中六大奇案,红丸案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324章 明中六大奇案,红丸案 (第1/3页)

    陕西,本是西北最繁华之地。

    但随着甘肃崛起,山西扩大了地盘,反而夹在正中间的陕西,失去了核心地位。

    刘广衡在位几年,又一门心思做民心工程。

    导致陕西繁华被凉晋超过。

    但是,长安城扩建一倍,延安成为大明石油中心,天下石油从延安而出。

    凤翔府的岐山、宝鸡也成为西北明珠。

    因为木材便宜,陕西诸多城池都在扩建,各家建房、打家具,商贸红火,百姓日子自然好过。

    这样一个内陆省份,若调重臣去督抚,未免大材小用。

    本来俞山比较合适,但俞山被打发去了黑龙江。

    朱祁钰琢磨来琢磨去:“调左鼎继任刘广衡,调任陕西督抚,为期两年。”

    督抚不常设,应该先设好年限。

    刘广衡的死,让朝堂措手不及,也给景泰十二年的春节,蒙上一层阴影。

    皇帝没在北京,但年味不减。

    春节期间,京师是不夜城。

    大街小巷支起了路灯,灯火辉煌。

    行人多,路边上的小摊自然也多,繁华热闹,中枢还放开了部分火药管制,允许燃放烟花爆竹。

    京师的这个年,过得非常有年味。

    刘广衡的儿子刘乔,则带着车马,去陕西接老父回老家安葬。

    刘乔十分有才华,深得皇帝喜欢,若他爹不死,他的仕途会更加畅通。

    而今,老父意外而亡。

    仕途难免波折。

    毕竟皇帝看好的年轻人,多如牛毛,比如李东阳,比如刘健,比如张敷华,还有很多皇帝看好的年轻人。

    皇帝日理万机,哪里会记得他刘乔啊?

    所以,刘乔抵达肤施后立刻给父亲生前好友去信。

    肤施是延安府治所,油田也是在肤施开采的。

    他父亲就是在年前,巡视油田,在肤施吃错了东西,病死的。

    孙原贞和父亲是至交好友,他担心父亲死后,孙原贞不愿意帮助刘家,毕竟孙原贞以刘广衡为臂助,如今刘广衡不在了,人走茶凉,孙原贞反悔也是情理之中。

    两家约好了姻亲,是刘广衡一直都不吐口,孙原贞很急。

    因为他孙子刘玉,乃是美玉一块,舍不得拿出去联姻,而换做其他孙子,孙原贞还看不上,两家就僵持在这。

    孙原贞的长子嫡女,孙可法的女儿,能好到哪去?

    得知刘广衡病逝消息后,刘乔立刻决定,用儿子联姻,求娶孙原贞的嫡孙女,就是孙可法的长女。

    想想和那个混蛋做亲家,刘乔就牙疼。

    但没办法,刘广衡死得突然,给家族留的政治遗产,一是良好的官声;二是功绩;三就是人脉。

    若不及时经营人脉,等刘家再出一个进士入朝为官,那么刘家就朝中无人了,甚至刘广衡的人情也都用没了。

    必须用联姻的手段,拉拢住孙原贞。

    好在刘乔够努力,今年考中了举人。

    预计冲击景泰十四年会试,若运气好,能考中;倘若运气不好,还得等三年,但他有把握在六年内登科进士。

    拉拢上了孙原贞,他刘乔登科后,仕途就会顺畅很多。

    只能舍了自己美玉般的儿子,和孙原贞家族联姻。

    孙原贞更尴尬。

    他是有能力和于谦掰腕子,但儿子可远远不如于康、于冕,他那个混蛋儿子孙克法,在朝鲜干得天怒人怨,也就皇帝护着,否则孙克法早被凌迟了。

    他都不敢跟别人说,孙克法是他儿子,丢不起这个人!

    而拴住刘家的美玉,起码能保住孙克法那条狗命啊。

    孙家的富贵他不担心,等他致仕的时候,皇帝肯定会赐很多财物的。

    在这一点上皇帝可是有口皆碑,他比大明任何皇帝都大方,有功就赏,允许官员贪图享受,对有能力的官员特别好,也变相延续了宣德朝的奢靡之风。

    不说大富大贵,家中过小康日子是可以的。

    只要刘乔高中进士,不管怎么着,拉一拉孙可法,不求让他在仕途上有出息,起码保住条狗命啊。

    所以,收到刘玉报丧的消息,他立刻回信,并派二儿子去扶灵,送好友最后一程。

    就是答应联姻,刘家美玉,他可垂涎很久了。

    这个刘玉,若仕途上臂助,未来的成就不比耿九畴、白圭差。

    今日休沐,孙原贞请陈文过府。

    两个人密谈。

    “陕西虽已犁清,但还需要督抚,把陕西的饮水工程做完,我猜测陛下会从中枢调人去督抚陕西。”

    陈文虽是吏部左侍郎,但胡濙不在京中,吏部的事情主要是他做主。

    从李贤回来之后就这样。

    皇帝迟迟不放胡濙回京,就是让陈文来主事,分走李贤的权柄,担心皇帝不在京,此二人狼狈为奸把持朝政。

    “安简,你觉得谁可能去督抚陕西?”孙原贞哀悼好友,但更担心自己的位置。

    陈文略微思索:“陕西是克平(刘广衡)之功,应该不会派一位重臣去喧宾夺主,应该是派一个年轻点的官员历练一番。”

    他算把皇帝看透了。

    不然,他明明是倭郡王的人,为何在景泰朝依旧如鱼得水?就是因为他有才能。

    皇帝对有才能的人,向来优容,皇帝在用人方面没得挑。

    这一点,和孙原贞想的差不多。

    孙原贞笑道:“安简,你我将名字写在手上。”

    “原贞要效仿三国周公瑾?”

    陈文笑着,在手掌心上写下两个字。

    两个人对照一下,赫然是:左鼎!

    左鼎手,练纲口。

    左鼎擅长奏疏,以前原主皇帝讨厌他,如今却成为皇帝的宠臣,在户部担任右侍郎。

    皇帝派此人去督抚陕西,捡刘广衡的功劳,显然是要栽培左鼎。

    这很正常,皇帝对有才能的人,都会特意栽培、提拔,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陛下怕是棋差一招。”

    陈文捋须而笑:“左鼎此人甚是孤傲,景泰七年,皇上令他去广东赴任,他竟不去,反而致仕回家。”

    “再说了,左鼎今年六十有三,怕是想去陕西奔波,也有心无力了。”

    他和左鼎关系不好,左鼎总弹劾他贪腐。

    陈文确实贪,他雁过拔毛,什么都要贪一手。

    弹劾他的奏疏,能把文华殿装满,但依旧执掌吏部,主要是此人能力很强,皇帝是用能不用德。

    “未必。”

    孙原贞和左鼎不对付,因为左鼎明明在户部,却抢都察院的活儿,总参奏孙原贞、陈文,孙原贞结党,陈文贪腐。

    越是对手,孙原贞越研究过:“今时不同往日了,以前左鼎任性,那是未遇明主。”

    “如今皇帝甚是喜爱他,就连被打发去广西的练纲,对陛下也是心悦诚服。”

    “莫看他天天上奏诽谤君上,其实心中却担心景泰盛世,轰然崩塌,他心里是将陛下当成明主的。”

    “陛下给左鼎机会,外放两年,便要登入阁部,他不会不明白的。”

    “六十三岁也不算大,你我今年也都不年轻了,不也在各部操劳。”

    “人呐,只要有权,就不见衰老,丢了权力,反而才会死呢。”

    “有几个像于谦那样的,把人世间都看透了。”

    孙原贞认为,左鼎会欣然上任。

    因为左鼎愿意给皇帝卖命,哪怕皇帝赶他去偏僻之地当知府,他也欣然前往。

    士为知己者死嘛。

    提及于谦,陈文叹了口气:“谁能和他比呀,邢国公啊,景泰朝功劳第一人,有此金身傍身,他哪里会没有复起的机会呀。”

    “安简,伱把陛下看得太轻了,也把于谦看得太重了。”

    孙原贞有不同意见:“朝中能打仗的,可不止是于谦,你我,难道不能统兵打仗吗?”

    “方瑛、王越,最近崛起的郭登、李震、欧信、龚永吉、项忠、梁珤太多了,哪个不能打?”

    “大明四处征战,猛将起于卒伍,陛下又打开军卒上升的通道,军中会崛起更多的将军。”

    陈文道:“可帅才却很少……”

    孙原贞摇摇头:“帅才并非那么重要,就看平柬之战,三将各自为战,不也打下来柬埔寨吗?”

    “就说明年征战兀良哈,就一定要用一个人当统帅吗?用赵辅、毛忠、柳溥等数人为将,不香吗?”

    “不用的,派十个将军去,再派一个朝中文臣统筹帷幄,便功成了。”

    “只要这个统帅不瞎指挥,战争就不会败。”

    孙原贞道:“如今,正值壮年的将军有多少?就说土人、异族中崛起的将军,就有双十之数。”

    “于谦没有复起的机会了。”

    “除非还有国战,打一场国战,需要于谦统帅。”

    “可是,如今的大明还有国战要打吗?”

    “就算真有,陛下能放心用于谦吗?”

    “妖书案,让于谦的威望摇摇欲坠,他害怕了,如今闭门不出,编纂兵法,是真的怕了。”

    深刻了解你的,永远是你的对手。

    陈文道:“那邢国公难道真的有隐世之心?”

    “屁,他要是有,就不是编纂兵法,而是纵情声乐了。”

    孙原贞冷笑:“他在等机会,他很清楚陛下的雄心,如今的疆域,远远满足不了陛下的雄心。”

    “扩张下去,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届时,必然还要打国战的,于谦就在等这个机会。”

    陈文拱手:“还是原贞你看得透彻啊。”

    “可于谦没想过,陛下会不会放心用他呢?经此一事,派他去打国战,他会不会养寇自重呢?”

    孙原贞嗤笑:“人心呐,不停在变。”

    后面的话他没说。

    但陈文却看出来了,孙原贞就在等,等于谦去打国战,若选择养寇自重,他就出击,除掉于谦。

    难道这是皇帝的命令?

    孙原贞瞥了他一眼:“权力就这么多,一个人全占了,别人吃什么喝什么?”

    陈文不寒而栗,这才是朝堂,不争不抢,你什么都得不到。

    没错。

    于谦正在编纂兵法,他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大明做事太绝,属国早晚会群起而攻之的,那样一场国战,就是他于谦的战场。

    除了于谦,大明没有统帅五十万大军打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