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合纵连横,出使安南!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2章 合纵连横,出使安南! (第2/3页)

国公。

    “陛下要做的事,谁也挡不住,就让他杀吧,把南直隶杀到离心离德,杀到天下崩溃即可。”

    说话的是徐承宗的伯父,是徐家辈分最大的。

    叫徐铿。

    父亲是中山王庶子,徐膺绪,位序为二子。

    而徐铿是徐膺绪的第三子。

    “伯父不可!”

    徐永宁却道:“我徐家世受皇恩,如何能因为些许钱财,就和中枢抗衡呢?”

    徐永宁是定国公一系。

    定国公一系,就和太宗一系亲近了。

    第一代定国公是徐增寿,中山王徐达第四子,乃是嫡三子。

    靖难时,处处帮燕王说话,被建文帝持剑诛杀,靖难胜利后,永乐二年晋封定国公。

    徐家一共有两支国公。

    徐达四子四女,成年的儿子只有三个,就是徐辉祖、徐膺绪、徐增寿。

    徐辉祖站在建文帝那边。

    徐增寿则站在太宗皇帝这边。

    徐膺绪是庶子,所以两边都不敢得罪,站在中间。

    徐家之所以位极人臣,一方面是仁孝文皇后之功,另一方面则是定国公徐增寿和太宗皇帝的情谊。

    所以,定国公一系,也就和皇帝一脉亲近。

    “定国公,陛下是何等人,你还没看透吗?”徐承宗得叫徐永宁一声兄长。

    徐永宁是第四代定国公,于景泰六年袭爵。

    徐铿比他俩大了一辈。

    “揣测天威,乃是死罪!”

    徐永宁反正愿意将海船交出去。

    英国公一脉被诛杀后。

    添了位邢国公,国公之数维持在五个。

    但是,于谦是皇帝的人,成国公又被皇帝驯成狗,魏国公和定国公远在南直隶,无法参与中枢决策,黔国公远镇云南。

    皇帝开疆拓土,需要国公镇守地方。

    若定国公一系,乖乖听皇帝的话,一定能入皇帝的眼,重新返回中枢的。

    徐永宁想要这个机会。

    徐承宗还想劝,却被徐铿拦住:“一笔写不出两个徐字。”

    “当年先伯父、叔父两头押注。”

    “今天又到了押注的时候。”

    “不如定国公一脉迎合陛下,魏国公一脉和陛下唱反调。”

    “表面闹得不可开交,其实徐家永远是一家。”

    “尽量保全家族成果。”

    和徐辉祖、徐增寿的选择何其像。

    “这……”徐永宁想把海船都进献上去,换得皇帝恩赏。

    “定国公,若陛下让你掌军,你能带兵打仗吗?”

    徐铿问他:“陛下要的是百战百胜的将军,你认为你和于谦比起来,谁厉害?”

    徐永宁苦笑,这还用比吗?

    “所以,你把家族的老底儿都掏空,皇帝也不会看上你的。”

    徐铿人老成精,早就看透了:“若你能打仗,哪怕你藏在淤泥里,皇帝也能把你挖掘出来。”

    “如若不能,安心等天变便是。”

    徐永宁吓了一跳。

    徐铿却摇摇头,不可说,也不能说。

    两国公府偷偷商议后,徐承宗又造访含山公主府,和含山公主进行密谈。

    当天晚上,含山公主写了封密奏,送入中枢。

    开始和皇帝讨价还价,开始扯皮。

    而欧信,率领十万狼兵,从广西乘船,千里迢迢来到了合肥。

    王诚已经在合肥等候他了。

    他终于见到了姐姐,杨娘,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

    姐姐说,当时她是自愿被卖走的,也是为了救自己,在家里熬着只能饿死。

    她被转手卖了几次,卖去了青.楼,在青.楼里做了几年营生,被个老实人赎身,就和他过了日子,生了四个儿女。

    她不敢叫原来的名字,担心自己下贱命,脏了原来的名字。

    王诚和她抱头痛哭。

    五十多岁了,找了半辈子呀,终于找到了。

    但朝中事忙,他要来南直隶,督抚五府,担任总兵官。

    杨娘也和弟弟难舍难分,就求了恩旨,随王诚来了合肥。

    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孙儿,和一个重孙子。

    常年在御前伺候,王诚何其机灵。

    立刻就看出来,姐姐对他的感情有些陌生,情到深处,往往都是揉揉造作出来的。

    所叙的亲情,也不过为儿孙挣一份前程罢了。

    并不是真的有姐弟相见的真情实感。

    王诚竟有几分意兴阑珊。

    偏偏他这几个外甥孙儿,都是庄稼汉,无才无德。

    得了富贵便知道张扬显摆,掌军的本事没学会,勾栏瓦舍倒是常去,还抢了两个良家妇女做小妾,缺德事没少做。

    杨娘还帮着周旋,王诚心中愈发厌恶。

    竟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倘若没找到姐姐,姐姐只活在他的想象中该多好啊。

    而这时,欧信率军来到合肥。

    按照皇爷的意思,五府用五个总兵,王诚为五府总兵,欧信为五府副总兵,帮助王诚统领兵事。

    王诚虽挂着总兵衔,却掌军吏、军粮等杂事。

    欧信也是第一次在太监麾下做事。

    本以为王诚会处处找茬,结果王诚却当甩手掌柜,只用钱粮、装备控制军队即可,其他的都不参与。

    欧信这兵带得舒服。

    而到南直隶第一件事,就是给狼兵娶妻!

    征召来南直隶时,欧信就许诺兵卒,到了南直隶,就给他们挑媳妇。

    这才一路顺畅。

    在船上听戏、蹴鞠、打台球、游泳,才安分懂事的。

    否则,这些广西土人早就反了。

    一路走了近两个月,十万大军,已经会说上百个字的汉语了,简单的口令已经能听懂了。

    欧信却累得瘦了一圈,汉化土人,比他行军打仗还累。

    狼兵最喜欢听戏打台球游泳。

    在船上蹴鞠施展不开,只能玩颠球之类的小游戏,没什么意思。

    明明都是旱鸭子,但狼兵又菜又爱玩,喜欢游泳,船支到了干净水流里,就扎猛子下去游泳。

    但是,水里寄生虫特别多,有几百个兵卒病死。

    游泳之风才暂时压制。

    又玩起了台球。

    玩法是从宫中传出来的,到了民间改良出不同的玩法,各地玩法不一样。

    下了船,狼兵就嚷嚷着找媳妇。

    欧信已经和王诚联络好了,南直隶罪人女眷集中起来,陆续押解到合肥来。

    刚下船,狼兵就看见一排排大姑娘小媳妇的,年纪最小的十三岁,最大的四十有余了。

    每个妇人的情况都记录在案,如何分配,却让王诚犯了难了,最终只能让兵卒抽签,若觉得不合心意,彼此再调换。

    在新建成的校场上。

    欧信开始组织抽签。

    王诚则要给这些狼兵落户,分地建宅,以后也就成为南直隶五府百姓了。

    这边做得如火如荼。

    而边永、潘本愚、逯杲一行人,正在安南王都,河内。

    安南官方语言就是汉语。

    所以沟通起来没有问题。

    边永第一次面君,就给安南王提出三条意见。

    第一,安南王逾制,安南王所用器物,并未完全按照王爵规制采用,而是选用了皇帝所用之物,此乃逾制。

    第二,安南王不遵上国使者,以下国使者礼节接待,这是重大外交事故。

    第三,大明皇帝陛下圣旨到,安南王耽于享乐,并未出城跪迎圣旨,此乃对天朝大不敬。

    黎濬整张脸都黑了,你们打赢了瓦剌、鞑靼,你们强大,说什么都对。

    他也想说不对呀,方瑛在边境陈兵十万,随时都可能挥师进入安南。

    从宣德朝放弃交趾之后。

    安南就在边境搞些小动作,大明看在眼里,引而不发。

    如今,天朝上国挟大胜之威,威压小国。

    黎濬咬着后槽牙说,改。

    安南将所有逾制之物,送往大明,完全采用王爵该有之器物,还给了边永等使团,最高规格的接待。

    边永舌战群儒之时。

    逯杲在睡安南的美人,夜夜笙歌。

    缇骑改制为皇城司后,逯杲好似彻底放飞自我了。

    尤其在国外,和安南王子勾肩搭背的,还把他用过的女子,要送给安南王子用。

    黎鐉想骂逯杲,拿我安南国美人送给本王子,你礼貌吗?

    来时的路上,他还怀疑过逯杲的身份。

    这个人像是厂卫出身。

    不像是官员。

    应该是皇帝的心腹,派来监督边永和潘本愚的。

    结果此人贪财好瑟,有时候还咒骂边永几句,帮安南国说话,一副有乃就是娘的样子。

    “兄弟,哥哥跟你透个实底。”

    逯杲打了个饱嗝,搂着黎鐉的肩膀:“出使安南,只是大明使团的第一站,还要去占城国、暹罗国,一路出使。”

    黎鐉觉得这是个打探情报的好时机:“哥哥,上国使臣,要去干什么呀?”

    “能告诉你吗?”

    逯杲撑开眼皮子,佯怒道:“这都是国事,本官傻呀,随便说出去?那是掉脑袋的事!”

    “不过,看在兄弟如此热情招待的份上,哥哥就这样说吧。”

    “那暹罗不敬天朝,竟私自和西夷贸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