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8章 屎溺里的粪球战争,封禅昆仑!(吃饭勿看)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248章 屎溺里的粪球战争,封禅昆仑!(吃饭勿看) (第1/3页)

    “老太傅莫劝,有些人就是蹬鼻子上脸!”

    “朕给他们脸,他们不知道珍惜,还以为朕欺软怕硬。”

    “朕就让他们知道,得寸进尺的后果!”

    朱祁钰摆摆手:“此事不必再议,朕会亲自管束宗室的,不必诸卿操心。”

    “三月初便开始,便陆陆续续移民塞边。”

    “诸卿挑地方即可,其他问题朕来解决。”

    朝臣也是叹服。

    皇帝赤膊上阵,带着朝堂冲锋陷阵,还不是第一次了。

    这个皇帝太有刚儿。

    换做其他皇帝,都是拿着朝臣当枪使,他站在后面当好人。

    尤其对待宗室这种亘古难题,皇帝就喜欢用人,然后杀人,就如晁错一般。

    “陛下,老臣以为当放在平原地带。”

    “不占据要害,无险可守。”

    “就算有心造反,也无伤大雅,更威胁不到中枢。”

    “但也不能安置太往北,热河沿着长城安置一些还行。”

    “太远了,怕是心有怨怼,对陛下名声不利。”

    “老臣的意思是,从北直隶移出一部分,再将部分近支宗室安置在北直隶,远支宗室往长城外安置。”

    胡濙办法很折中。

    照顾宗室的心思,又能遏制宗室的野心。

    只是苦了京畿百姓。

    “至于这么麻烦吗?”朱祁钰对宗室没有好印象。

    在他眼里,宗室威胁着他的皇位,又无法成为臂助的大麻烦。

    该怎么处置宗室呢?

    “陛下,宗室乃大事,丝毫马虎不得。”胡濙认真道。

    “京畿虽有灾害,但和全国比起来,还算安稳,京畿百姓如何愿意迁徙?”

    朱祁钰问。

    胡濙低头不说话,只能强迁。

    为了宗室安稳,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老太傅,您为国之心,朕清楚。”

    “但不能为了宗室安定,而让百姓受苦呀。”

    朱祁钰苦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京畿若乱起来,朝堂首当其冲。”

    “朕竭力想让百姓吃饱肚子,就是想让天下安定下来。”

    “国内没有那么多灾害、那么多叛乱,百姓安家立业,天下也就承平了。”

    “若因为宗室,而让百姓伤筋动骨。”

    “与其这般,宁愿不做。”

    因为北直隶是平原地区,适合安置宗室。

    又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宗室乱不起来的。

    “陛下心怀万民,乃社稷之福!”

    姚夔跪在地上道:“陛下为京畿百姓着想,老臣以为陛下思虑甚是。”

    “自古移民最是血腥,何事都可能发生。”

    “而叛乱伊始,亦从移民开始。”

    “陛下安土重迁,乃是让京畿安定之本。”

    “老臣以为,刑部可修订律法,将罪犯迁徙至热河,本地出现空当,适当安置宗室填充进去。”

    胡濙皱眉,那得多大工程啊?多久能迁移完毕呢?

    姚夔道:“山东富裕,又无险可守,老臣以为可大量安置宗室。”

    “还有湖北,乃中原腹地,钟灵毓秀之地,安置宗室绰绰有余。”

    “陕甘宁虽处西北,但也是中原精粹,完全可以安置宗室。”

    他选的山东是最好的。

    看看汉王造反,旦夕可平。

    就是因为汉王被分封在山东,山东和河南,都不是霸业之基。

    但王复有不同意见:“姚通政使,关中乃汉唐龙兴之地。”

    “万一有贼寇挟宗室占据关中,以险要关隘抵挡天兵。”

    “纵然无法动摇大明根基,但平定起来难度太高,不利于民间安稳。”

    “安置甘肃、宁夏微臣没有意见,但陕西不行。”

    朱祁钰有点哭笑不得。

    仿佛在朝臣眼里,宗室都带着反叛属性,这是太宗皇帝带来的后遗症吗?

    “可甘肃、宁夏远居塞外,宗室怕是人心不服啊。”姚夔道。

    “宁愿多给些赏赐,也不能安置在陕西。”王复语气坚定。

    胡濙点头表示认可。

    山西是想都不能想的,山西是山河形胜之地,从唐末五代以来,便是龙兴宝地。

    绝不能让宗室占据。

    湖南也不行,湖南遍地山川,虽不是成事之根,但却是霍乱荆襄之源。

    陕西更不行了,那是汉唐的根基,纵然现在荒凉。

    但那地方有龙气,自古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多诞生在关中。

    “微臣以为湖北也不行,湖北乃九省通衢,天下之中心,若被人截断湖北,等于大明腹部中了一拳,危害甚大啊。”

    岳正发表意见。

    这不行那不行,干脆把他们安置倭国去吧。

    “山东、辽宁总可以吧?”

    “北直隶也适当安置,甘肃和宁夏多多安置,还有热河。”

    “暂且先定下来这些地方。”

    朱祁钰表示无语:“详细的,阁部拟出个条陈来,今日就不在这里议了。”

    “臣等遵旨!”

    其实,最好的安置地点是热河、吉林,这样的边陲省份。

    如热河,一片草原,无险可守。

    吉林都司更是寒冷无比,不具备龙兴之地。

    而且都是地广人稀之地,不存在称王称霸的本钱。

    问题是宗室不愿意啊。

    别看皇帝杀得狠,真移民的时候,宗室群起反对,皇帝的名声可就彻底毁了。

    归根到底,得利诱。

    人家真心愿意去,才能扎根当地,若不愿意,想方设法跑回来,皇帝有啥办法?

    总不能派五法司的人天天盯着宗室吧?

    毕竟人家都被革除宗室了,宗人府怎么盯着人家?

    朱祁钰瞅了眼冯孝:“去,把那些革除宗室的,统统招到武英殿外,朕要见。”

    “皇爷,天不早了,怕是召集不起来了。”冯孝苦笑。

    “那就明日早晨,朕下了朝就要见到他们。”

    群臣想劝皇帝,不要滥杀了。

    但估计皇帝也听不进去,他们也不敢劝谏。

    “这个月,朕诏见了吴复七次。”

    “他给朕上了七十八道奏章。”

    “老人家耄耋之年,却还惦记着天下百姓啊,其为国之心令朕动容。”

    “他每一道奏章,朕都看了。”

    “不止他,徐珵在辽宁,也给朕上了十三道奏章。”

    “在地方的百官,闻听朝中建立治水司,上奏章者不知凡几,言之有物的奏章比比皆是,说明眷念天下的官员还是很多的。”

    “他们的奏章,朕每一个字,都仔细地看了。”

    “都给他们亲笔批复了。”

    “朕让司礼监整理出来的条陈,你们拿回去研读,酌情增加、删改。”

    “治水司马上就要提上日程,阁部要将精力放在治水司上。”

    “治水司新设,今年是最难的,框架必须搭建起来,条陈、律法都要拟定,规矩也要定下来。”

    “然后才能具体办事,让下面办事的人有法可依,根据条陈办事。”

    “才不至于乱了方寸,朝堂也好管制。”

    真正让朱祁钰动容的是,吴复多大岁数了,心思还在黄河身上,还有徐珵,已经是太监了,却心心念念着治水。

    仅此一个月,朱祁钰收到一千二百多封关于治水的奏章。

    天下百官提出的问题、解决办法,多如牛毛,言之有物的奏章超过七百封。

    有些滥竽充数,邀功邀赏的,都被朱祁钰臭骂一顿,令其抄写治水书籍,送入中枢。

    “陛下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胡濙跪在地上:“陛下设立治水司,愿拿出亿亿两银子,根治黄河,功业不在于舜帝之下!”

    “臣等在景泰朝任事,与有荣焉!”

    “请陛下,受臣等恭拜!”

    这可不是吹的。

    太祖皇帝如何?太宗皇帝怎么样?

    治理黄河了吗?

    宋元就别说了,没一个好货,黄河烂成这样,就是他们干的。

    但大明皇帝可是把百姓放在心上的,结果做了吗?

    朱祁钰肯拿出享乐的钱,来根治黄河,才是真的千古仁君。

    “都起来吧。”

    朱祁钰认真道:“治水乃是顶天的大事,绝不能出现任何错漏,阁部拟出条陈后。”

    “公开出来,让天下百官、民间文人、能人志士参与修改。”

    “务必要将治水之事,做到尽善尽美。”

    朝臣拜服在地。

    说完治水之事,朱祁钰语气一缓:“明天是二十八,要放榜了吧?”

    景泰九年的恩科,已经在二月初九开考,二月十五考完。

    题目是阁部共同拟定的,朱祁钰单独出了一道题,就是问治水之策。

    还真发现个人才,叫白昂。

    此人若按照历史轨迹,应该在景泰八年进士登科。

    但因为景泰八年进士没有如期进行。

    白昂来到京师后又回到家乡,而通知考试后,又来不及入京,所以就耽误了。

    今年提前得知有恩科,则年前就来了京师,租赁了小院子,日日苦读。

    他的治水策论写的极为精彩。

    白圭看完后,十分惊叹其才华,将誊写好的卷子送入内阁,内阁诸臣看完也觉得是个实干型人才。

    又将试卷送入宫中。

    朱祁钰看完,差点想略过殿试,直接点为状元。

    今年的进士科,能人可是非常多的。

    很多套试卷,朱祁钰看完叹为观止,和景泰八年的进士科比起来,今年才是群英荟萃。

    可以把进士看为选秀,景泰二年就是选秀大年,出了一大批超级牛人。

    景泰五年的进士科能人也多。

    景泰八年就差劲了,属于选秀小年。

    景泰九年赐了恩科,今年又是大年。

    奈何刘健被赶去地方历练去了,又抓捕了大批文人,否则景泰九年的恩科,会成为近十年的超级大年,会涌现大量决定未来三十年大明走向的超级人才。

    “回陛下,礼部已经准备好了,天亮就放榜。”白圭回禀。

    礼部各司都分出去了,但为国选材的权力,仍放在礼部,这是礼部的本部,朱祁钰设科举司,和教育司平行。

    “朕已经迫不及待等待殿试了。”

    朱祁钰笑道。

    “陛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磨练,哪怕是天才也只会沦为庸才罢了。”

    胡濙认真道:“就如那赵括,本是天下名将之资,奈何提早上战场,没有经过军中磨练,就贸然统率几十万大军,才导致长平之败,赵国就此断送了根基。”

    “国朝也是同理。”

    “陛下超格擢取人才,虽能迅速补充中枢血液。”

    “但揠苗助长,导致其人在地方历练不够,难堪大用。”

    “陛下,国朝养士之路,已经非常完善了。”

    “只要陛下稍有耐心,人才自然如雨后春笋,年年都有,皆是治国良才,不负陛下所望。”

    胡濙的意思是。

    一,不能揠苗助长,不能看历史线认为某人有才,就大用,这样的人往往难堪大用。

    因为人才是磨砺出来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不经历磨砺的人,都是纸糊的人才,不经历内卷的人才,是成不了超级人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