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龙抬头运动会,真假银案!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 龙抬头运动会,真假银案! (第2/3页)

德高望重之辈,担任评委,评选出前三甲,都要做赏赐的。”

    “以后奖项越设越多,上巳诗会、重阳文会,就叫上巳诗文奖、重阳文学奖,以后酌情多设,奖项要多,吸引天下人来评选。”

    “怎么样?”

    陛下,您还是别起名了。

    您还骂古人起名烂,您起名也没好到哪里去。

    不行就别勉强了,求求了。

    “臣等遵旨!”

    奖项之事,有点像是许劭的月旦评,其实先秦就有。

    只是不叫奖项,就跟广告一样,都是舶来词。

    所以皇帝一说,朝臣就明白了。

    江南文宗,为何能成为天下文宗魁首,就是因为他能点评天下人的诗词文章,靠的是地位、资历、名声。

    当评委也是同理。

    朱祁钰兴致盎然:“马球赛颇有意思,以后多多筹办。”

    赛场上,已经开始马球赛了。

    “陛下,马球涉嫌赌博,怕是和朝政不符。”王复认为不妥。

    “无妨。”

    朱祁钰笑道:“赌博是人之天性,圣人尚且教导不了,朕有何办法?”

    “不如出一张马球彩票,玩法朝堂定,多多出一些玩法,价格定得低一些,让贫民百姓都能玩得起,又不至于伤筋动骨。”

    “不许民间私设博采,民间玩彩人,售买同罪,轻则流放戍边,重则斩首示众。”

    可这话却引起朝臣的反对,尤其是王竑:“陛下,此等行径,不是放任赌博?从民间敛财嘛?”

    都是读圣贤书的士大夫,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朱祁钰笑道:“那就在彩票上写着:赌博有害健康,请远离赌博。”

    朕告诉你们别玩,但你们非要玩,别怪朕了。

    “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

    王竑都傻了,朝堂要是出这等政令,岂不坏到了骨子里?

    这是坑害自己的国民啊!

    从古至今有这样的朝廷吗?

    “哈哈哈,话糙理不糙。”

    朱祁钰大笑:“与其放任民间赌博,不如将赌博收归中枢,起码朝廷还能控制如何赌博。”

    “最重要的是,就说大明,一年赌博多少钱?”

    “都被那些赌档赚去了,不如拿给中枢,朕用来开疆拓土。”

    您就是想赚钱!

    说得冠冕堂皇的,其实就是想赚钱!

    您忘记了家国大义,若全民博采,以后谁还会为国为民做事?

    若天下人充满铜臭味,朝堂还有必要存在吗?

    估计没等外敌打进来,自己就先投降了,甚至那些商贾为了赚钱,会把外敌主动往本国引,为了利益,什么都可以出卖的。

    您实在是舍本逐末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无节制的爱财。

    “陛下,因钱财而忘大义,绝非明君所为!”王竑认真道。

    “在彩票上,已经警告百姓了,远离赌博。”

    “他们不听能怪谁去?”

    朱祁钰完全在耍无赖:“就设一个博戏局,放在刑部。”

    王竑还要劝。

    王复却拽了拽他,今天是运动会,别扫了皇帝的兴。

    回去写封奏疏,明日朝会上劝谏皇帝便是。

    皇帝是会听劝的。

    “朕知道你们想劝朕,朕也知博采不是什么好事,就试行三年,若不行,三年后裁撤了便是。”

    朱祁钰主动退让。

    因为博采实在太赚钱了,等三年之后,朝臣肯定不想裁撤了。

    马球赛落入尾声,场边喝彩声极大。

    然后是长跑,摔跤。

    场面甚是热闹。

    朱祁钰看得津津有味:“马球赛、摔跤要多办,明年把台球、足球都纳入比赛项目里。”

    “这运动会甚是有趣。”

    “告诉画师,画好了后,回去上色,制作好了,给朕送来,朕要看看。”

    “然后送去国子监,让教授们赋诗一首。”

    “再找几个写的,写几篇。”

    就差一台录像机啊。

    却在这时,留守宫中的太监符渊,急匆匆赶来。

    登上高台,跪在地上:“皇爷,河南督抚上密奏说,江西运到河南的银子,都是假银子!”

    “什么?”

    这话顿时引起全场哗然。

    朝臣一个个都站起来,这些银子关乎着根治黄河呀。

    “密奏呢?”朱祁钰绷起脸,伸出手来。

    符渊从怀里拿出来,膝行过去,呈上来。

    朱祁钰展开看完,递给于谦。

    群臣传阅后,顿时惊愕道:“陛下,这银子事关黄河,马虎不得呀。”

    朱祁钰颔首,回想看过的奏章,缓缓道:

    “447艘运输船运输的官银,全都是假的。”

    “要么是整支船队被调包了,要么问题出在江西。”

    “这批银子是张善押运的,张善还活着,说明船队没被调包,只能说明问题出在江西。”

    朱祁钰分析:“周瑄呢?”

    “陛下,大理寺忙不过来,周瑄告假没来参加。”

    “令周瑄去查。”

    朱祁钰摆摆手:“诸卿莫忧,几百万两银子罢了,丢了便丢了。”

    嘶!

    看看皇帝的口气,几百万两银子,都不放在眼里。

    可是,朱祁钰是真的不生气吗?

    这是大明第一届运动会,他朱祁钰若这个当口大发雷霆,以后还办不办了?

    若是临时启程回京,下一届怎么办?

    为了大局着想,朱祁钰只能忍着。

    而在江西。

    金忠却热锅上的蚂蚁。

    整个仓库都查验了,银子都是真的。

    张善也说了,路上除了停泊靠岸时候,全程航行,没有停止过的,即便靠岸时,也有兵卒巡逻,银子怎么会被调包呢?

    关键运送银子的都是广西狼兵,这些人汉话都不会说,根本不可能和匪类勾结。

    马瑾派人来送信,说他已经联系年富。

    年富会在湖北搜寻银子线索。

    几百艘银船啊,就算是被调包出来了,根本无从遁形,一定能找到线索的。

    一连过了七八天,仍无头绪。

    朱仪率领船队回程。

    张善亲自迎接,直接就问:“成国公,您押解的官银,是真是假?”

    “真的呀,河南已经查验过了的,出了何事?”朱仪还不知道。

    发生真假银案的时候,朱仪已经回程,一些人安置在河南,更多人安置在湖北。

    入鄱阳的路上,张善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朱仪大惊:“银子不是假的呀!”

    “是呀,从江西运走的银子都是真的,路上什么事都没发生,可到了河南,银子就变成假的了。”

    张善也郁闷。

    那么多银子,装的都是大箱子,需要四个人合抬,就算是搬运,那也得留下痕迹啊。

    他也不是聋子瞎子,调换银子的时候,他怎么会不知道呢?

    除非,银子从装船就是假的。

    问题是装船时候,他也经过核验了的。

    查了仓储的银子,都是真的。

    偏偏到了河南,银子成假的了。

    进了公衙。

    金忠愁眉苦脸的,中枢尚无批复,但皇爷震怒是一定的了。

    最憋屈的是,怎么丢的都不知道,他都不敢继续运了。

    朱仪却道:“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有些事咱们官面上解决不了,可以让江湖绿林帮着解决。”

    “何意?”金忠没明白。

    “提督,咱们抓了南方大半绿林好汉,以前这些人没用,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朱仪抚须笑道:“咱们查不到的东西,他们八成能找到,这就是下官说的鼠有鼠道。”

    “试试吧。”

    死马当活马医吧。

    幸好,这批人是要陆陆续续移民徙边的。

    而北方寒冷,尚且在新蔡大牢里关着呢。

    闹事的刺头儿都被打死了。

    剩下的都是乖顺的。

    “成国公,事不宜迟,那些绿林人士是你抓的,你去新蔡,将人带回鄱阳,看看他们有什么办法。”

    朱仪马不停蹄,休整一日后,马不停蹄去接人。

    船上装着大量狼兵,路上不断把人放下船,移民至当地,充入各卫所,组建湖北军。

    朱仪接了绿林好汉,返回鄱阳城。

    一来一回,就是半个月。

    宫中。

    朱祁钰已经收到金忠的奏报,陈舞阳从南直隶传来的密奏。

    “好个尹家啊!”

    “吃着朕的,用着朕的,却耍朕?”

    朱祁钰面露凶光:“传旨,褫夺含山公主封号……”

    “皇爷不可!”

    冯孝跪在地上:“含山公主年事已高,即便犯错,也该以长者待之,否则传扬出去,您名声更差。”

    名声,名声!

    朕就是顾念狗屁名声,才处处受制!

    朱祁钰目光阴冷:“也是,她还能活几年?”

    “去,把尹家人抓起来,支脉原地处死,尹勋、尹玉两脉,抓捕回京,凌迟!”

    “当年尹清就帮建庶人,而欺辱太宗一脉,干脆,收回尹清一切赏赐,夷平墓碑,不许祭祀!”

    “含山公主年龄大了,就请去南京钟山孝陵,侍奉太祖皇帝去吧。”

    “和尹家有姻亲的,一概处置!”

    “收回魏国公爵位!”

    朱祁钰以为徐承宗是个老实人呢。

    谁知道,这家伙也是个鬼!

    “皇爷,魏国公不能动呀!”

    冯孝跪在地上:“除非皇爷能巡幸南直隶,否则动了魏国公,就动了南直隶的根子。”

    朱祁钰皱眉。

    当初太宗皇帝把魏国公一脉留在南京。

    就是用魏国公一脉,镇守江南。

    可屠龙者终成恶龙。

    魏国公已经和江南士绅同流合污了,成为当地最大的犯罪头目,估计南直隶的班子,也都被腐蚀了。

    这样的班子,留之何用啊?

    朱祁钰且息雷霆之怒:“照这么说,尹家也不能处置喽?”

    “皇爷,只追究个人可以,株连其家,奴婢担心江南造反!”冯孝担忧。

    如今才二月中旬。

    万一江南造反,京中粮食不济,怕是难以支撑到秋收。

    以北方之精兵平定南方不难。

    但霍乱后的江南,还能残存几分生机?

    大明会原地退后十年。

    “他娘的!”

    “朕这个皇帝咋这么窝囊呢!”

    朱祁钰叱骂,站起来反复走:“去把老太傅、邢国公、王竑请来,其他人不必请了。”

    胡濙等人在内阁当值。

    快速而来。

    “陛下,可是出了什么急事?”胡濙带着一股凉风进来。

    这段时间他病重,没有来上朝,好在皇帝派了两个太医,又允许他敞开了用太医院的药材,这才恢复及时。

    冯孝将密奏交给胡濙。

    胡濙看后,脸色一紧,这都知监是真能捅娄子,把徐家、尹家全都牵连进来了。

    而今年刚刚开年,粮食都得靠南直隶供应。

    一旦南直隶断了粮食,京师立刻内乱。

    关键怕的不是内乱,而是人心的心乱。

    漕运断了,漕运两岸指着漕运吃饭的人,可就容易造反作乱了,届时烽烟遍地,国将不国。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必须压下来。”胡濙认真道。

    “这口气朕忍不了。”

    朱祁钰生气:“这是尹玉的口供,他收拢先帝的探子干什么?”

    “他要富贵,朕给了,他家财万贯,朕认了。”

    “可他收拢探子干什么?是不是要造反!”

    胡濙叹了口气:“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尹家确实太富贵了。

    富贵到忘记了富贵是谁赐的。

    他就算是探子,也不能收容其他探子啊!

    既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