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7章 景泰九年第一场朝会,布局东南诸国!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237章 景泰九年第一场朝会,布局东南诸国! (第1/3页)

    “皇儿,从你强征百官之女入宫,便会面对这样的结果。”

    吴太后苦笑:“你在位时,后宫争斗尚能压制,一旦皇儿你百年之后,这后宫嫔妃可就都成了大气候了。”

    “吕窦之患可就要重演了。”

    “所以汉武帝,去母留子?”朱祁钰目光阴鸷。

    汉武帝晚年时候,想铲除外戚,结果因为老而无力,只能去母留子,结果便宜了霍光。

    他的初心是用百官之女,挟制文臣,令其畏手畏脚。再搅乱后宫,让孙太后彻底丧权,他则将皇权完全握在手里。

    如今看来,当时确实欠考虑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

    “皇儿,母后不认字,孙氏虽得宠,但也不懂朝政。”

    吴太后苦笑:“从太宗皇帝始,大明就从民间遴选秀女,就是提防后戚乱政,重蹈窦(窦太后)武(武则天)之患呀。”

    哪怕是张太皇太后,能掌控天下,最后还是乖乖将大权还给了朱祁镇,而没有废立朱祁镇,选择襄王承嗣大统。

    这是制度优势。

    “是呀。”

    “大明没有外戚之患,就是因为皇帝从民间选妃,断绝外戚成长之路。”

    “但朕一手扶持外戚,用外戚掌兵,日后怕是后患无穷呀。”

    人总想着两全之美。

    当时的情况,朱祁钰能拉拢一个人算一个人,哪管日后洪水滔天呢。

    如今大权在握,就要消弭祸患了。

    “皇儿也莫要担心,伱正值壮年,等皇嗣健康长大,自然会承继大统,不会有任何波澜的。”

    吴太后安抚皇帝:“至于后宫乱政,也是从主少国疑开始,主少国疑,方能牝鸡司晨。”

    “哀家还活着,就不许后宫干涉朝政!”

    朱祁钰翻个白眼,就您这水平,估计连唐贵妃都玩不过。

    “罢了,朕也是杞人忧天。”

    “那固安的事……”吴太后眼巴巴地看着他。

    “太后,让她锻炼锻炼也好,若能成才,日后朕择一地,令其登基称女皇,也未尝不可。”

    “皇儿,你要先乱朝政?”

    吴太后急了:“女人如何登基?那岂不是武则天了?”

    “太后稍安勿躁,朕也是想看看她的能力。”

    朱祁钰其实在想,天下海岛那么多,封他的公主去做女帝,未尝不可。

    只是天高皇帝远,他这个当爹的,能不能照顾得到,就说不好了。

    还有一点,若天下出现女帝,后宫的女人,会不会学那武则天呢?

    当皇帝的总要想在别人的前面。

    “自古至今,便没有女皇,也绝不可牝鸡司晨!”

    “女人就是女人,如何能踩在男人之上?”

    “那岂不乱了纲常?”

    吴太后也是女人,却难为天下女人。

    “朕知道了,太后稍安勿躁,固安出去历练一番,也是为她好。”

    吴太后却道:“去外面太危险了,她一个女儿家,日后如何嫁人呀?不如去浣衣局,去针工局,历练一年,也就成了。”

    她退让一步。

    “朕再考虑考虑。”朱祁钰没说死。

    下午,几个妃嫔都递了话过来,帮固安说情。

    朱祁钰在养心殿,把年前送来的奏章,又拿起来看。

    除了处置奏章外,他竟找不到什么兴趣。

    晚上还要赐宴诸王。

    而董赐匆匆入宫,除夕夜,他被赐了海鲜酸菜锅,与有荣焉。

    进了养心殿,看见皇帝竟还在看政务,称赞道:“陛下真乃尧舜圣君,大年初一仍为天下担忧。”

    “好听话都让你说了,来此何事呀?”朱祁钰笑道。

    “皇爷,奴婢向您献宝来了!”

    董赐令人拿出一件羽绒服,用的一件常服做的外衬。

    这件常服是用金丝编织而成的,图案是用孔雀羽毛织成,是针工局给皇帝的新年贺礼。

    被董赐请恩借走,又请了京师最好的织工来,内衬了一件明黄瑟的羽绒。

    “皇爷,鸭子太脏,奴婢采用的是鹅绒,漂洗一百多遍,又经过高温烘烤,完全去除了羽毛中的臭味。”

    “才用来制造这件羽绒内衬,然后请京师最厉害的织工,将其藏入您的常服里。”

    董赐一边说,一边展示:“此内衬藏于其中,外面看不出任何异样,没有一个针脚,露在外面。”

    “您翻过来,从内往外看,也看不到任何一个针脚。”

    “内衬用的是银丝,藏于衣服内侧,又好看又吉利。”

    “请皇爷更衣!”

    朱祁钰听着热闹,让冯孝等人伺候着脱掉常服,再由董赐伺候着穿上新衣服。

    今日初一,宫中都是宫娥伺候,太监休息了。

    他先闻了闻,确定没有鹅绒的味道。

    “可会钻毛?”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现代也无法彻底根治。

    “皇爷,为了不使其钻毛,织工用了银丝,将每一根羽毛,都紧紧嵌住,无一例外。”

    董赐小心地将皇帝的头发,拿出来,平放在肩膀上。

    “真是暖和。”

    这身常服,说来话长。

    是景泰六年末下旨制作的,完全用金丝制作,耗时近两年时间,造价十万两开外。

    “但造价不低吧?”朱祁钰问。

    “这是奴婢进献给皇爷的一点心意,提钱就俗了。”董赐是懂做人的。

    朱祁钰笑了起来:“你赚几个钱也不容易,这份心意朕领了,回头跟冯孝报账。”

    “倘若推广到民间,造价几何?”

    开拓北方,一要粮食,二要穿暖,三要燃料。

    粮食问题暂时有解决之策,烧煤取暖也能解决。

    衣服问题,是个大问题。

    “回皇爷,怕是很难呀。”

    董赐苦笑:“最难解决的就是钻毛问题。”

    “纺织厂里用遍了办法,也请教了民间很多织工,都表示如今国朝生产的布匹,都没法解决钻毛问题。”

    “奴婢令人试验过了,比如用棉布,大概一个月左右,鹅毛就没了。”

    “根本无解。”

    没错。

    羽绒服最大的难题,就是钻毛。

    原因是布的质量,若能提高布的质量……咦,说不定能借此倒退布匹革命呢?

    用布匹革命,倒退工业革命?

    朱祁钰灵光一闪,那就得提高羽绒服的地位,把羽绒服当成奢侈品来炒作。

    “若按照朕这身,赐给文武百官,造价几何?”朱祁钰又问。

    “回皇爷,造价在五百两银子左右,倘若不用银丝,也需要三百五十两上下。”

    董赐补充一句:“奴婢说的,算上了织工的工钱、纺织费用等等。”

    “应该算上的。”

    这个价格非常高昂。

    因为需要织工,一针一针,将鹅绒锁在布上,极费工夫的。

    “可有降低的办法?”

    就穿了一会,朱祁钰满头是汗:“伺候朕换了,太热了。”

    “皇爷,这么热吗?”冯孝讶然,这身常服是秋冬服饰,又加了一层不薄不厚的鹅绒。

    “你摸一摸。”

    冯孝解开纽扣的时候,伸手一摸,吓了一跳:“皇爷,烫手呀?”

    董赐也满脸懵。

    皇帝的衣服,谁敢试?

    所以他也不知道,能热到什么地步。

    “这大鹅能凭一身羽翼过冬,能不热吗?”

    朱祁钰换上衣服:“这身衣服,走去辽宁,都不带冻着的,留着吧,上朝时穿。”

    董赐知道搞砸了。

    他也不知道这鹅绒这么热呀,就用了八两绒。

    朱祁钰能打死他,三两绒就够做一件到脚的羽绒服了,还得大冬天穿,你用八两绒,想闷死朕呀?

    “皇爷,奴婢拿回去改改。”董赐跪在地上。

    “少用点鹅绒即可,剩下的给老太傅和邢国公各做一套,用最好的银线做,算朕账上。”

    朱祁钰又问:“说说,如何降低价格?”

    “皇爷,这去臭味的工序并不繁琐,造价也不高。”

    “高的地方是需要织工一针一针的绣。”

    “普通织工是做不到的,针脚全都露出来了,这件衣服也就毁了。”

    朱祁钰打断董赐的话:“不要管针脚的问题,穿在里面的东西,谁能看到呀?”

    董赐略微思忖下:“皇爷,若用一般的织工,造价就低了,若还不用银丝,造价在二百两上下。”

    “还是贵,再想想办法,控制在一百两左右。”

    董赐张了张嘴,只能磕头:“奴婢遵旨!”

    “这羽绒服制造出来,你是该重赏的!”

    朱祁钰道:“去,去取一枚铜符来,赐给董赐!”

    董赐一惊,这点小事,也值得一件铜符?

    说明羽绒服在皇帝心中极为重要。

    转瞬就明白了,皇帝想开拓北方,迫切需要羽绒服。

    “你先去专利司,把羽绒服注册专利,暂不公开专利。”

    “先开个羽绒服厂,不许对外出售羽绒服。”

    “你立刻赶工做出几件出来,要最好的,朕要赏给朝臣。”

    董赐讶异:“皇爷,您是打算将羽绒服设为官用?不许民用?”

    “不,要先造势。”

    “说了你也不懂,趁着还是冬天,抓紧制作出几百件来。”

    “钱算朕的账上。”

    “要多做,根据天气,做出薄厚不同季节的款式来。”

    朱祁钰道:“说回羽绒服的问题。”

    “当务之急,是提高织布水平,现在的布太容易破了,纺织水平要提升。”

    “过了正月,你去松江府,征召一批高精尖织工入京。”

    “家属迁入京中,分房分地,还给差事。”

    “景泰九年,就给朕提高布匹的纺织水平。”

    “朕希望景泰十年的时候,大明已经能生产出来不钻毛的羽绒服了!”

    这个要求着实非常难。

    皇帝强制推行布匹革命。

    “对了,可否在棉花中间,夹一层鸭绒、鹅绒呢?”朱祁钰灵光一现。

    董赐一愣:“皇爷,穿棉衣已经很暖和了。”

    “京师暖和,在捕鱼儿海还暖和吗?”朱祁钰瞪了他一眼。

    “奴婢回去就进行试验。”

    董赐咬牙道:“奴婢这就派人出京,征召松江府织工入京,再去四川征召丝绸织工入京……”

    “去四川干什么?”

    “用棉布即可,用什么丝绸,是保暖呀,还是为了凉快呀?”

    “分清主次,别总想着迎合市场,你要想着,让市场去适应你的产品。”

    朱祁钰训斥他。

    冯孝却听得入神,让市场适应产品?

    岂不就是说,让朝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