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3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从朕而终!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从朕而终! (第2/3页)

    这个老东西,一肚子坏水。

    “老太傅先请起。”

    朱祁钰让人把地图搬来:“老太傅,如何看?”

    “老臣同意,国朝边境线北移!”

    胡濙慢慢站起来,指着地图说:“老臣以为,重设开平卫,可将此帖木儿骑兵安置在开平。”

    “辽东的边境线也可往北推,推到潢河,修建城池。”

    “可是,今年的钱粮恐怕不够了。”

    “等明年开春吧,老臣便支持陛下,北征鞑靼,把边境线推到潢河去,以潢河水为边境,屯兵驻守。”

    胡濙也是无奈之举。

    科举舞弊案,让隐藏在水下的势力,浮出水面。

    绝不能让皇帝深查。

    这也是在保护皇帝。

    所以,他愿意推边境线为由,把一些人打发出京,等风头过了,再回来便是。

    这是两全其美之法。

    皇帝想做永乐皇帝,那就成全他,等到皇帝百年之后,再放弃也没什么,大明也不是没做过。

    “推到潢河去?”

    朱祁钰登时眼睛一亮:“您说能守住吗?”

    “只要大明肯守,自然是能守住的。”

    朱祁钰一听,来了兴趣。

    走下丹陛,站在地图前:“那就干脆,把朵颜三卫之地也拿下,推到兴安岭去!您看如何?”

    胡濙能说不吗?

    现在您就说推到捕鱼儿海去,他也没有意见。

    “可沿途要建造城池,修驰道,移民、征兵戍守,教化异族,恐怕要投入海量的银子,这……”

    陛下您得寸进尺了啊。

    我们上哪弄钱去呀!

    “陛下,您擅长理财,钱的方面只能您多多费心了。”胡濙坚决不掏钱。

    朱祁钰的脸却阴沉下来:“内帑也空虚,朕也没辙。”

    “朕近来读太宗实录。”

    “朕也想学太宗皇帝征召钱粮的办法。”

    “毕竟朕所做之事,是为了国朝,扩大疆域,而非朕一人之功!”

    “干脆,就摊派下去。”

    “让民间自集,征不上钱粮的粮长统统诛族!”

    “老太傅您怎么看?”

    胡濙闭上眼睛,满脸绝望:“陛下这是杀鸡取卵啊!”

    “朕也不是没做过!”

    朱祁钰目光灼灼:“反正朕没儿子,朕的心思只能放在功业上。”

    “否则等朕驾崩了,被移出太庙。”

    “后人都不知道还有朕这样一个皇帝呢。”

    “诸卿,你们说对不对啊?”

    嘶!

    朝臣倒吸冷气,该死的张瑾,为什么咒骂皇帝无子呢!

    这回好了。

    皇帝就拿没儿子做筏子,折磨朝臣。

    “陛下龙体康健,必能诞下龙嗣!”诸卿叩拜。

    “你们这话被太子听去,等朕驾崩了,你们恐怕都得被清算。”朱祁钰得意大笑。

    这皇帝像是个小孩子。

    但是,皇帝的意思是,疆域往外推,钱粮朝臣来凑,走户部的账,内帑不管。

    如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地响。

    “陛下不可轻言生死!”

    叶盛高声道:“陛下乃臣子们的君父,陛下在,臣等方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请陛下保全龙体!”

    诸卿跟进,纷纷劝谏皇帝保重龙体。

    “诸卿的忠心,朕看在眼里。”

    “但天下士绅的忠心,朕却没看到。”

    “就让天下士绅,每家出一百两银子,供应北方,你们看如何?”

    皇帝这是怀疑,士绅才是那股势力的背后。

    所以小惩大诫。

    也在投石问路,看看这些士绅,会不会因为一百两银子,让朕暴毙呢?

    “陛下,银子可罚,但微臣担心这笔银子会被士绅转嫁给百姓。”耿九畴道。

    “你有什么两全其美之策?”朱祁钰是不要银子不罢休。

    “回陛下,微臣以为这钱应该让商贾出!”

    士绅不能动,动了士绅,就动了国朝根基。

    但商贾是肥羊啊。

    “你倒是滑头。”朱祁钰冷笑两声,走上丹陛。

    这话的意思是,商贾的钱都是内帑的,你敢争?

    这对君臣,没一个好东西!

    “陛下,可令都察院监督。”王竑小声道。

    又来个狠人。

    王竑是新入阁的阁臣。

    他第一把火烧到了皇帝身上,第二把火烧到了士绅身上,你要疯啊王竑!要不要身后名了?

    朱祁钰侧目,当初打死马顺的,正是王竑。

    他以为王竑才是神秘力量的人。

    偏偏他支持皇帝强征士绅的钱,等于说自绝于士绅阶层。

    他真就想做魏征?

    “诸君!”

    王竑环视一周,高声道:“回想永乐朝,天下人毁家纾难,维护朝堂,方有永乐之盛。”

    “今日国朝开疆拓土,恢复永乐盛世。”

    “乃天下臣民旗鼓欢呼之时,自然要为朝堂分忧解难。”

    “大明,不是一家一姓之大明,乃天下人之大明!”

    王竑掷地有声。

    这番话说进朱祁钰心里了。

    太祖、太宗把士绅当成韭菜,这也是洪武朝、永乐朝天天都在打仗,但国库却十分丰盈的原因。

    盖因每次打仗,都把消耗转嫁给了士绅。

    缴获归朝堂。

    当然了,士绅会不会转嫁给平民,高层是看不见的。

    士绅阶层被割肉,军功阶层不断吸血壮大。

    后来军功阶层难以遏制,太祖就动了刀子,进而扶持了士绅阶层,从那时起士绅阶层得以恢复。

    士绅阶层的形成,是在建文朝、永乐朝。

    建文自废武功,太宗为了获得法统,让利给士绅阶层,士绅阶层才压制住了军功阶层。

    土木堡一败,军功阶层消失了,士绅一家独大,根本遏制不住了。

    而且,当时国家何其残破,人少物匮。

    再看现在,人口丰沛,物资充足,却连开疆拓土都难以为继。

    钱去哪了?

    韭菜去哪了?

    大家心知肚明。

    朱祁钰就是要捡起永乐朝的手段,把士绅当成韭菜割。

    看看你们听不听话?

    不听话,就是你们,朕就杀光你们!

    “好!”

    “王阁老此言老成谋国。”

    “开疆拓土,乃是遗泽万世之盛事!”

    “全民欢欣鼓舞的同时,自然要贡献一份力量。”

    朱祁钰笑道:“传旨孙原贞,将俘虏安置在开平卫。”

    “此战参与者,一概论功行赏。”

    “令孙原贞重建开平卫,所有俘虏编入卫所,打入军户,建好了再回京。”

    “万全都司由军机处直管。”

    “嗯……”

    朱祁钰略微沉吟:“那些人应该不会汉话,但要去学。”

    “这样吧,翰林院给起六万个姓名。”

    “赐下去。”

    “再在礼部下建一个教化所,从今年落榜举子中招一批教谕,去开平卫教化帖木儿人。”

    “举人做教谕,为期三年。”

    “三年后,赐恩科。”

    “若在景泰十一年会试中中榜者,则优先擢用,列入政绩。”

    朱祁钰道:“以后此举成为定制,年年从落榜举子中招募教谕,放去边境教化土人、蛮人、夷人。”

    “再告诉孙原贞,销毁帖木儿汗国一切文字。”

    “只许俘虏看汉文,说汉文,不许说他们的语言,更不许写他们的字,写字者,诛族!”

    朱祁钰要断了他们文化的根儿。

    以后,他会销毁全世界的文字,只留下汉字,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陛下,此举是否过激?”胡濙皱眉。

    朱祁钰坚决摇头:“老太傅,人心难制,咱们能让他们投降,但未必真心愿意归化。”

    “所以,就要用厉法。”

    “再着令刑部,修缮律法。”

    “给这些俘虏三年时间,不会说一百个字汉语者,杀掉!”

    王竑竟点了点头:“微臣以为,陛下所言甚是。”

    “胡虏乃禽兽也。”

    “令其学汉语,乃是乾坤圣上的恩赐。”

    “岂能荒废恩赐,偏偏却学兽语呢?”

    朱祁钰发现王竑是大汉族主义者。

    甚至,朝堂上有这种心思的人很多。

    毕竟朝中很多人经历过永乐朝的辉煌。

    如今大明朝虽然走下坡路,却依旧鼎盛。

    汉人心里还有一股劲儿,睥睨天下的气节。

    这股气节,是汉人最后的辉煌,再也没有了……

    “王竑说得对。”

    “对朕而言,开疆拓土不是目的。”

    “彻底怀柔百姓,汉化其民,才是朕要做的。”

    “朕希望,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

    “煌煌汉族,才是阳光下土地的主人!”

    朱祁钰掷地有声道:“所以,怀柔、汉化才是重中之重!”

    “太宗时代,野蛮开拓。”

    “本该由先帝、漠北王怀柔、汉化的,将蛮荒之地变成宜居沃土。”

    “但虽然过去三十多年了,朕来继承太宗皇帝的伟业。”

    “朕可以没儿子,但不能在史书上寂寂无名!”

    朱祁钰爆喝。

    “臣等愿随陛下完成千古功业!”群臣叩拜。

    “陛下,此等大胜,应该普天同庆,大赦天下。”宋琰进言。

    朝臣竟都点头。

    孙原贞大破胡虏十二万大军,虽然有吹嘘的成分在,那也是太久没有的大胜仗了。

    普天同庆一点都不过分。

    “臣等附议。”诸卿纷纷进言。

    但是,他们没看见,皇帝的脸色阴沉似水。

    “朝堂打了大胜仗,确实应该普天同庆。”

    “但是!”

    “这和那些罪人有什么关系?”

    朱祁钰目光阴鸷:“新君即位,大赦天下;打了大胜仗,大赦天下;皇帝生儿子,还要大赦天下!”

    “诸卿,你们想没想过,那些被罪人荼害的良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凭什么朝堂有好事,就得给这些罪人好处呢?”

    “他们已经犯罪了,凭什么享受朝堂的红利?”

    “凭什么!”

    朱祁钰忽然爆喝。

    群臣吓得跪在地上,大家都没明白皇帝的脑回路。

    这不是千百年前一直传下来的制度嘛。

    天下有了好事,自然该普天同庆的,大赦天下不对吗?

    “犯罪就该被罚!”

    “否则设律法干什么!”

    朱祁钰怒不可遏。

    他根本理解不了古人的脑回路。

    这不是鼓励犯罪嘛?

    犯了罪不用怕,等着皇帝死了,新君即位,就大赦天下了。

    仿佛告诉他们,你们继续回去作恶吧。

    这天下还有好?

    “陛下,此乃亘古有之,周礼明言三宥三赦。”

    胡濙认真道:“从汉高祖开始,实行至今,此乃定制啊。”

    “定制又如何?”

    “那就改!”

    “今天就把大赦天下给朕划掉!”

    “后世之君,不许大赦天下!”

    “犯了罪,不许赦!”

    朱祁钰炸毛了。

    朝臣都无法理解,这是根深蒂固的思想,难道周礼写错了?

    就你这个皇帝瞎矫情。

    “甚至,朕登基后两次大赦天下,统统取消!”

    “把赦免的人,都抓回来!”

    “大赦天下,从朕而终!”

    朱祁钰登基时,第一次大赦天下。

    改立太子时,第二次大赦天下。

    绝对是昏聩之君!

    凭什么那些犯人就能被赦免呢?

    怎么就没人站在受害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呢?

    “陛下,您已经明旨大赦,岂能出尔反尔?”俞士悦都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