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捧杀,助陛下成为太祖皇帝!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102章 捧杀,助陛下成为太祖皇帝! (第1/3页)

    新练四个半团营,合计七万人。

    不可能全部交给方瑛。

    内阁出个名单,龚永吉、俞山、李锡、张固、黄士俊、冯贯卿、项忠、曹义、施聚、焦礼、田礼、陈旺、张通等人。

    这份名单比较靠谱。

    龚永吉随于谦一同力保朱祁钰登基,又为官40余年,戎马20年,当一团营指挥使绰绰有余。

    俞山虽然在易储风波中反对改立朱见济为太子,却是中立派。

    李锡原是通政使,后调任南京。

    张固乃大理寺少卿,太上皇北征时曾力劝太上皇,如今巡抚四川,是个干练之才。

    曹义镇守辽东,谨守边陲,不妄生是非,为巫凯之后镇守辽东最著名者。

    施聚和焦礼则是曹义手下大将。

    田礼乃是团营指挥使,和范广一起显迹,能力虽不如范广,却不是石亨的人。

    陈旺是广西总兵官,如今广西有柳溥坐镇,诏陈旺回京倒也可以。

    张通是备倭军指挥使,能力差点,却是中立一派。

    黄士俊、冯贯卿皆是干练之才。

    阁部终于肯推举靠谱的人才了。

    朱祁钰微微颔首:“便都诏回京吧。”

    “陛下,曹义、施聚、焦礼三人,最多诏回京两人,刘广衡回京,辽东仅有商辂支撑,老臣担心力有不逮,是以尚须一员老将镇守。”胡濙谏言。

    “不,全都诏回!”

    朱祁钰摇头:“朝中再举荐一人,接替辽东总兵。”

    他有点拿不准曹义、施聚、焦礼三人究竟是中立,还是朱祁镇的人,干脆诏回京中,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

    再说了,这三位老将,年纪都不小了,也该回京安享晚年了。

    还有一层深意,施聚、焦礼都非汉人,是第二代汉化蒙人,若留此二人镇守辽东,朱祁钰不放心。

    “京中能镇守辽东的人,寥寥无几。”

    胡濙咀嚼着说,梁珤倒是够格,但陛下肯定不肯放人。

    “陛下,近来辽东尚无战事,倒是可以商辂暂且镇之,商公虽然迂腐,却也可视为谨慎,完全可以镇守辽东一时。”林聪谏言道。

    朱祁钰也拿不准主意,看向胡濙。

    “商辂倒是可以,但老臣担心他弹压不住辽东的骄兵悍将,不如留曹义在辽东,先将施聚、焦礼调回京城。”胡濙权衡之下道。

    盖因文臣这边,善于整军的人,也要调回京城,接管团营,确实没有可督抚辽东的人选。

    朱祁钰看了眼胡濙,胡濙轻轻点头。

    显然,胡濙也不放心施聚、焦礼二将,没有曹义震着,万一投敌了怎么办?

    “把焦胜、焦谦、施艽留在辽东,以安焦礼、施聚之心。”胡濙补充了一句。

    焦胜、焦谦是焦礼兄长,施艽则是施聚的弟弟,留在辽东,以示中枢诚意。

    “就先这么办吧,等有了合适人选,再让曹义回京!”

    朱祁钰微微颔首:“诸卿,既然决定募兵,便要先安置好其家属,被团营招募者,家眷首先被安置在朝阳城。”

    “陛下此言甚是,一来可安流民之心;二来可激发青壮从军之心。”

    胡濙没提从军户中招募。

    军户早就烂了,如今的军户其实就是一群奴隶,逃不出去的奴隶,指望着他们上战场上拼杀,还不如另立牌坊,花钱募兵来得更实际些。

    “传旨石璞,妥善分辨流民,优先安置军属,家中有人从军者,于朝阳城先分房产,宅子可挑选,先给他们建宅。”

    朱祁钰话锋一转:“既然招募团营,朕打算一并把禁卫打散了重编,不符合条件者直接淘汰!”

    “陛下,重编禁卫老臣没有意见,但各禁卫指挥使都由勋臣担任,可现如今勋臣都在宣镇,如何回来编练禁卫呢?”胡濙反驳。

    “老太傅所言甚是。”

    朱祁钰点点头:“朕打算,诏朝中文武百官之子入宫担任带刀侍卫。当然了,并非强制,打算从武者,便可入宫应招,不愿者也可,朕绝不强求。”

    “朕打算从这些新人中,提拔指挥使,编练禁卫!”

    胡濙脸色一紧,以为皇帝祸害完了百官闺女,又对儿子下手了呢!

    听不是强制的,才松了口气。

    “朕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从武又有危险,让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们从军,吃风沙之苦,恐怕是朕与诸卿一厢情愿。”

    “但是,朝中诸卿家中不止有嫡子,还有很多庶子。”

    “往常,朝堂是不管这些庶子的,这些庶子要么在胭脂水粉里厮混;要么在外面欺良霸善,反正活着也没个奔头。”

    “但现在不一样了,朕决定肃清京畿风气,顺便将这些庶子们,调教成材!”

    “你们没时间管,丢进宫里来,朕帮你们管。”

    “谁也不是天生是名将的,谁也不是生来就是孬种的!”

    “你们在家里不敢管、管不了的,统统送到宫里来,朕帮伱们管,不敢说都能成材,起码他们不敢在朕面前松懈!日后,不管怎么说,起码混出个人样来!”

    “诸卿,意下如何?”

    抓了百官的女儿,朱祁钰又要抓百官的儿子。

    但是,官小姐和富公子在宫里摩肩擦踵的,万一发生点乱了宫闱的事情,传出去被人笑话啊。

    胡濙心里也不愿意,他那个儿子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不想被儿子坑死啊。

    包括林聪、王文等人都不愿意。

    但是,王直却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陛下啊,您这话,可说到老臣的心坎儿里了!”

    “老臣家中那几个不孝子啊,把老臣折腾得身心俱疲。”

    “想管吧,一来没时间,二来家中的母老虎挡着,不让管教。”

    “老臣的几个儿子,都被养废了呀!”

    “老臣几个儿子,都愿意入宫里,由陛下调教!”

    王直哭得那叫一个肉麻啊。

    林聪心头莫名发寒,第一舔狗的位置不保啊。

    “陛下真是臣的再生父母啊,知道老臣之所想,愿意为老臣家中操心,老臣敢不鞠躬尽瘁?”

    林聪立刻跪下,极尽阿谀之词。

    然后,勤政殿的官员都跟着跪下,声泪俱下的求皇帝好好管束家中不孝子。

    勤政殿内一片哭泣声,不知道的以为儿子死了呢。

    胡濙一阵牙疼,终于长叹一声,这群马屁精!

    见百官这么听话,朱祁钰嘴角翘起:“诸卿安心,若诸卿家中的是读书种子,当了带刀侍卫,朕也允其参加科举。”

    登时,王直、李贤等人眼睛一亮。

    文官孜孜追求的,不就是兵权嘛!

    倘若嫡子从政,庶子从军,岂不美哉?

    胡濙却皱眉,皇帝在模糊文武的分界线,难道不怕出现杨坚、高澄之流吗?

    “那此事便定下来,由内阁传旨。”

    朱祁钰要掌握禁卫,奈何手中嫡系实在不够,便要多多派人进去,互相监督。

    当然了,文武分野,绝不能变,文就是文,武就是武,可文压武,绝不可武越文,那是取乱之道。

    他活着尚能镇压,倘若出现少年君主呢?

    武将必须从勋臣中诞生,民间征召也可以,绝对不能从文官中诞生。

    再说了,谁说军队之中不需要文臣了?

    你们是不是想歪了?

    “皇爷,该用早膳了。”冯孝小声提醒。

    “传膳,诸卿也在朕这里吃一碗白粥,吃一口咸菜。”

    朱祁钰难得大方一把,给冯孝使个眼色,鸡蛋不准上啊,朕要偷偷的吃。

    吃过了饭。

    朱祁钰才让人退下。

    他把那匣子拿出来,认真观摩,发现没有开启的痕迹,才松了口气,找个地方藏起来。

    此时,天已大亮,军机处把奏章送过来。

    同时,张永的干儿子梁芳送来密揭,是平江侯陈豫送上来的。

    陈豫本来是平江伯,他登基后,晋封平江侯,并赐下三世世券,现为南京守备。

    展开奏疏。

    “湖广、东南大藩,谋带湖江,控引蛮越,实交、广、黔、蜀之会,人民蕃庶,商贾往来,舟车四集。”

    “如楚府,自洪武初立国,有三护卫,官军及仪卫司旗校俱无调遣。四五十年间,生齿繁育,粮饷无积,造船以千计,买马以万数,兵强国富,他藩莫及。”

    “而卫所之官,多结为姻亲,枝连蔓引,小人乘时有异图,实难制驭,伏乞皇上勿为疑虑,断自圣衷。”

    “于今无事之时,托以京师粮储不允,命重臣与湖广之司选其护卫精锐军官给粮与船,令运至北京,固而留使操备,则剪其羽翼,绝其邪谋,王可以永保国土,而朝廷思义两全矣。”

    朱祁钰认真读完,击节而叹:“谁说朝中没有栋梁啊!”

    看落款时间,应该是陈豫收到襄王死后,写的奏章,传到京师。

    他还不知道京师又发生了这么多事。

    更不知道,襄王的家资,都被某些藩王给吞了。

    “忠臣啊!”

    朱祁钰长叹,旋即琢磨陈豫的深意。

    平江侯陈豫在献媚,是想调回京中?还是单纯的献媚?投靠自己?

    “陈祜、陈锐可在京中?”朱祁钰问冯孝。

    陈祜是陈豫的弟弟,陈锐则是陈豫的嫡长子。

    “启禀皇爷,陈锐在京中,陈祜带着密揭,从南京来到京中。”冯孝回禀。

    朱祁钰翘起嘴角,陈豫是个聪明人啊,担心自己动不了,把弟弟送回来,任皇帝驱遣,给弟弟谋条康庄大道。

    这道削藩的密奏,传将出去,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说到削藩,不止建文、永乐削藩,宣宗皇帝同样在削藩。

    洪熙朝各王府护卫近两万人,宣宗皇帝一刀砍下去一万人,只剩下固额5600人。

    陈豫这一刀,倒也可行,湖广、江西藩王都不老实,襄王的家资都敢贪墨,敢跟朕抢银子?

    呵呵,跟朕抢银子的人,要么乖乖还回来,要么都去见阎王了。

    你们会该去哪呢?

    朱祁钰眸中杀机爆射。

    太祖设宗藩,绝对是明朝灭亡的导火索,一个府养一个藩王,甚至有的一个县就要养一个藩王。

    藩王府少的几千人,多的数万人,由谁养着?钱从何来?

    反正肯定不是官员出,也不是士绅出。

    倒霉的只有底层百姓,尤其随着时间推移,宗藩越来越多,宗室规模无比庞大,全都是吃闲饭的,堪称历朝之最。

    百姓愈发穷困潦倒,朝堂穷到吐血,用经济换取政治的宗藩也极为不满,甚至底层宗室连饭都吃不饱,竞相造反。

    说白了,大明王朝就是被藩王给吸死的。

    倒是可以借机,先削宗藩的护卫,再杀一批,圈禁一批,老实听话的给一条活路。

    “宣陈祜、陈锐入宫,先当个带刀侍卫。”

    朱祁钰目光闪烁:“给李震传旨,京师粮食困难,朕欲从湖广收购一批粮食,内帑出钱。”

    “皇爷,湖广流民遍地,如何还能卖粮?”冯孝不解。

    “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